地藏经结缘网
标题

地藏经浅释

来源:地藏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0-04-15 09:27:48
地藏经中的内容是有很多的,师兄在修行的时候是不用着急的,一定要用心的去体会经文中讲解的内容是什么,对我们学习佛法有什么帮助,如果师兄一直对经文难理解的话,是可以去简单的了解地藏经浅释,这样对我们的修行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地藏经浅释:  这是经文的开始,“忉利天”是梵语,翻成中文就叫三十三天。这三十三天不是由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合起来,到三十三层。忉利天位居第三十三?不是的,不是由底向上来数的,是怎

  地藏经中的内容是有很多的,师兄在修行的时候是不用着急的,一定要用心的去体会经文中讲解的内容是什么,对我们学习佛法有什么帮助,如果师兄一直对经文难理解的话,是可以去简单的了解地藏经浅释,这样对我们的修行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地藏经浅释:

  这是经文的开始,“忉利天”是梵语,翻成中文就叫三十三天。这三十三天不是由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合起来,到三十三层。忉利天位居第三十三?不是的,不是由底向上来数的,是怎么呢?是在中间,它东边有八天,西边有八天,南边有八天,北边有八天。这四八共三十二,分布在三十三天的四边,而它在中间,这叫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的天主,叫帝释,这帝释在天上,他是一个天主;在佛教里头,他只是一个护法。《弥陀经》上所说:“释提桓因等”,就是这个帝释天。在〈楞严咒〉里边所说:“南无因陀啰耶”,这个“因陀啰耶”就是帝释天。他在天上做天主,在佛教里他是一个护法。他不单不能做主,而且连坐的位置都没有,只是在门口站着。这位天主,就是一般人所谓万能的上帝。不错,他是万能的,天上的事情,他也管;人间的事情,他也管。但他和我们人间的人没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呢?他也有淫欲,也有饮食,也有睡眠这三种。只不过他轻一点,没有我们人间的人这么重。我们人间的人,在饮食方面,几天不吃饭,就饿得受不了;几天没有淫欲,不行淫欲,也就觉得很不自在;几天不睡觉,那更觉得精神不够。可是帝释天!就是一百天不吃饭,也可以,两百天也可以,三百天、一年不吃饭,都可以的;一年不睡觉,也可以的;一年没有淫欲,也可以。不过,他还是没有断欲。

  忉利天人的寿命是一千岁。以我们人间的一百年做为忉利天的一昼夜。你想一想:他的寿命虽然一千岁,但是比我们人间多多少年?忉利天有八万由旬这么大,城池的墙壁是七宝做成的,光是城池就有六万由旬大。忉利天天主的城叫善见城,所住的宫殿,都是用最名贵的宝贝造成的。所以他生到那个地方,就不愿意走了,而愿意在那儿做天主,也就是这个道理。他的左右前后、四维上下,都是珠宝,房子也都是珠宝造成的。这么美丽的地方,这么美丽的宫殿,所以,他的欲心,也就不会停止了,以为满足了,可以在那个地方安然享受天福,认为这是最快乐的地方。还叫一切众生都生到他这天国,这世界来。他认为我的世界是这么快乐的一个世界,你,或者谁欢喜来,我都欢迎的。他认为他很慷慨,因为他很欢迎一切人到他这里来住。但他不知道他自己生死不能了,也就因为贪着这种快乐。

  那么讲了半天,这个天主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从地下升,升做天主呢?先做地主,然后做天主?广州有个地主,家家都供地主。是不是由地主升做天主呢?或者由地主做人主,再由人主又做到天主呢?不是的,那是怎么做天主的呢?是在迦叶佛时,这一个天主,他是个女人,所以你不要以为他是什么不得了的,天主原本是个女人。这个女人发心为迦叶佛造一座塔庙,那么她是什么因缘发起这个心呢?因为她看见一座破庙,这破庙里有尊佛像,破庙已经没有屋顶,没有天花板了。刮风下雨,把这尊佛像所贴的金面,都一道一道地冲下来,从脸上掉下来。她一看,就生了一种难过的心,说道:“哎哟!这佛像已经都脏了,现在又被风吹,又被雨打,啊!这太不好意思了。”于是她发心要把这座庙造好。

  她要造庙,但自己又没有钱,于是就找她的朋友,找她的亲戚,说:“我现在要造庙,但没有钱,你们大家可不可以帮我的忙呢?你们有亲戚就找亲戚,有朋友就找朋友,我们互相做一件慈善的事情,把这座庙修好了。”她的亲戚朋友说:“可以,我们大家来互相合作,造一座庙。”这么一找,恰恰就找了三十三个人,她是其中的一个发起人,另外又有三十二个。这三十二个大约多数是女人。这在历史上已不可考,也考察不出来了。若有男人,也很少的。因为男人呢?以为自己了不起,不欢喜造庙,说这个让女人她们去搞去。所以,就由三十三个女人把这座庙造好了,又造了一座宝塔。大家你拿出一点钱,我拿出一点钱,他也拿出一点钱,大家共同拿出所有的力量来造庙造塔。塔庙造完了,这三十三个人的生命结束之后,就都生到天上去了。生到天上去,每一个人有一层天,所以三十三个人就有三十三天。而这三十三天中间的忉利天天主就是帝释。这是忉利天的由来。

  “天”,天是什么意思?没有意思,要是有意思,就不叫天了。没有意思,为什么呢?天以自然为义,“自然”就是它的意思。也就是由这三十三个人业报,他们的业力所感,而现出来的这种天。要是没有这三十三个人,这三十三天也没有,所以我说没有意思。你想到那个天上去,那才没有意思,所以我们不要到那三十三天去。

  “宫”,是宫殿,这是最好的、最美丽的那种新型式,好像中国的一些宫殿。可是天上的宫殿比那种更美妙,美轮美奂,妙得更不可言。“神通”,什么叫“神”呢?什么又叫“通”呢?神,有个名字叫“天心”,天的心。通,名慧性,就是有智慧的这一种类趣。通,是无所不通,通达无碍;神,是无所不神,神乎其神的。神通有六种,六种也是一种,一种分为六种。所以说分开说是六,合而言之是一。再说起来,一也没有,本来没有神通,本来也就有神通。怎么说本来没有神通呢?怎么又说本来就是神通呢?这说起来很妙,我们先把这六种神通分开来说,然后再讲这个“本来是神通,本来不是神通;本来是一种神通,本来一种神通都没有”。

  六种神通分开来讲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神足通又名神境通,又名如意通。谈到天眼通,我们一样都是人,有的人和其他的人就不同,怎么不同法呢?他可以遍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阿那律尊者得到天眼通,他是天眼第一,他就是这样子。有天耳通,从人间到三千大千世界,这一切的音声他都可以听得见,天上一切的音声他也可以听得见。他心通,是你心里所想要做的事情,虽然没有说出来,他已经知道了。宿命通,是你前生所行所做,或善或恶,他都可以知道。神境通,就是方才所说的这个“神”──也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就叫神。

  这个“神”和“妙”字,有少少的相似,所以有的时候说神妙莫测,也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境,是这种境界;通,通达无碍,本来不通而通了。好像墙本来是有阻碍的,你把它捅出个窟窿来,这就通了。我们的无明障碍,把自性的光明都给障住了,你能用你的智慧剑,一剑把它穿通了,这也是通。

  漏尽通,我们人为什么不能成佛,就因为漏了,我们人为什么不能做菩萨,也就因为漏。这个漏,说是漏到三界里来──漏到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里。这个漏,不但漏到三界去,更漏到九界去。什么叫九界呢?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九界的众生不成佛,就因为有漏,要是没有漏,就成佛了。这个漏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无明那儿来的。所以,你要是能破无明,就没有漏;破不了无明,就“漏无剩殆”,因此漏尽通的人是不易多得的。你要是没有漏,就了生死;你为什么不能了生死,就因为有漏;有所漏,像有漏的瓶子似的:你装上水,它漏了;再装上水,它还是漏了,总也存不住。你要是把这个漏没有了,那是漏尽通了。

  说我们人本来并没有神通,就是指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没有神通。本来就是神通,在圣人的果位上来说,是本来就有神通的。凡夫没有神通,圣人有神通。圣人有神通,是不是从外边得来?不是,本来就有的。凡夫没有神通,是不是丢了?不是,也还在他的自性里边,不过他没有发觉到,没有把它找出来。所以,以为就是没有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本来没有神通。

  有神通和没有神通,这都没有什么重要。你不要以为有了神通,就是得道了,就是证果了,这与证果得道,差得远之又远。我们人不要得少为足,不要得到一点点,就以为:“哦!我这回发了财了!”得到一两金子,就以为发财了。人家有几万万两在那儿存着,都不以为意,还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你得到一两有什么不得了的呢?所以不要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中道自划”,是二乘的境界,不是大乘的菩萨根性。所以,不要以为有神通,就是很不得了。你有神通就认为自己不得了,那太小了,因你还有所执着,有所满足。“品”,就是这一类,和这个相同的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如是我闻”:现在《金刚经》、《地藏经》、《法华经》,同时开讲,所以如是我闻,要讲三次。“如是”,是指法之辞,这是说如是之法是可信的,不如是之法是不可信的,而现在这个法是如是的法。如是,也是印可之辞,“印可”──就是这样,决定不可改的。这“如是我闻”是佛入涅槃之前,答覆阿难四种问题的其中一个问题。在释迦牟尼佛将要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哭得头昏眼花的,什么也都忘了。阿那律尊者,因为他没有肉眼,而有天眼,头脑也特别冷静,所以就告诉阿难,应该以四事请问于佛。

  这四事,第一是结集经藏时,在经的前边,应该用什么字,来代表一切的经藏?第二是佛在世的时候,佛弟子同佛在一起住;佛入涅槃之后,又应该和谁在一起住?第三是佛住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之后,又尊哪一位做师长?第四就是应该怎么样来对待恶性比丘?当时佛就答说,结集经藏,一切经的前边就用“如是我闻”四个字。第二是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念处。第三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入涅槃的时候,就以波罗提木叉(戒)做师父,这是一切比丘、比丘尼的师父。第四对待恶性比丘,就要默而摈之。“默”是不讲话,“摈”就是摈弃他,不睬他,不理他。

  这个如是我闻,是为了断除众疑。在结集经藏的时候,大众顿起三疑,这三疑就是阿难在结集经藏时(之前他证了四果阿罗汉),没有人给他开门,他就从门缝进到结集经藏的会场里边来。因为其他参与结集经藏的人虽然已经证果,但是记忆力都没有阿难好。阿难是大权示现,在过去一切诸佛出世,他都当侍者,亲近一切诸佛。等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也来出世,当释迦牟尼佛的侍者,这侍者就是预备结集经藏的。在阿难一上法座时,大众就顿起三疑。第一是怀疑释迦牟尼佛又活过来了,没有入涅槃。因为阿难登上狮子法座结集经藏的时候,相好庄严,相貌和佛一样,只比佛矮了三指,所以大众就以为释迦牟尼佛又活了。第二,以为他方佛来了。第三怀疑大约是阿难已经证果成佛了。大众生了这三种疑,等阿难一说出“如是我闻”四个字,这三种怀疑就都没有了。

  结集经藏用“如是我闻”,第一是断众疑,第二是遵佛嘱,第三是息争论。因为结集经藏时,阿难的年纪并不大,还很年轻。像他那样年纪轻的人结集经藏,恐怕就有些老资格的,好像老迦叶、憍陈如、须菩提、这些长老恐怕会说:“你一个年纪这么轻的人,有什么经验,有什么知识,可以编集经典?可以结集经藏呢?”因为如果阿难说经典是他自己写出来的,大众就未免生出一种争论,说:“你说的根本不对,佛没有这么讲。”可是阿难一说如是我闻,大众就不争了。为什么呢?统统都是阿难听佛所说的,并不是他自己杜撰的,所以就能息争论。

  第四异外道。关于外道用的经典,他们的思想如下:外道的论师说:“一切万法,世间所有的法,不出有无二字。”或者就是有,说万法都是有的;或者说万法都是没有的。一个有、一个无,就把所有一切法都包括了,所以外道的经典就用阿、嘎两个字作经首。阿就是无,嘎就是有。为了异于外道,所以佛在经首就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意思是说如是之法是我阿难亲自从佛那儿听来的。这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为什么不说耳闻,而说我闻呢?因为我是一身的总称,所以就用我来代表一切的六根。

  “一时”:这个“时”,为什么不说某年某月某日,佛在什么地方说法?因为国际间历数不同,有的正月是其他国家的二月,有的正月又是其他国家的三月或四月,没有一定的,所以佛经上就说有这么一个时候。如果说是一定的时候,考古家未免又要用很多脑汁来研究。而佛不想费考古家这么多脑汁,这么多的心血,所以在佛经上就用“一时”──有这么一个时候,这是时成就。

  “佛”:是主成就。佛已经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圆,万德备”,所以叫佛。这尊佛就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其实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量百千万劫已经成佛了,不过因为看见我们娑婆世界南赡部州的众生,机缘已经成熟,所以就来示现成佛,令一切众生也都成佛,都了脱生死。佛说的法是真实不虚的,我们一切众生必须要深深地接受这种道理,要是好像耳边风似的,从这个耳朵吹进来,从那个耳朵出去了,这必定得不到利益。必须要躬行实践,实实在在的,连头发那么微细的不真,也不能夹杂,必须要真。

  “在忉利天”:忉利天,这是处成就。“为母说法”:释迦牟尼佛升到忉利天去度他的母亲。因为佛出世七天之后,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就死了,死后生到忉利天去。摩耶是梵语,翻成中文是“大术”,又翻成“幻”。佛的母亲是过去千佛之母,所有佛出世,她都来做佛的母亲,就这么奇怪的事。她来做佛的母亲,等佛成佛之后,又要去说法度她,这就像我们人间唱戏一样。这世间要是你明白了,一切一切都好像做戏似的,在这做戏的里边,那就是人生的一个真谛,人生的一种真理。你要是在这一个真理上明白,那个真理你也就明白了。

  所以,看戏一般人不会看的,只看戏的节目如何如何,有悲欢离合,又有一些个喜、乐、哀、惧、爱、恶、欲,就看这一些。明白的人呢?一看!啊!原来这都是如幻如化,人生不过如此。“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佛教化众生也是游戏三昧,他对这件事情并不当一回事。不是像我们一般人,东也执着,西也执着,南北更执着,上下更放不下。不能看一切都是圆融无碍的,一切的一切无非是虚妄不实的境界。如果不能这个样子,就有所执着了。

  佛母摩耶夫人的角色就是做佛的母亲──千佛之母。而每一尊佛成佛之后,又要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每一尊佛都是这样。但是这个说法,需要轮王来请法,轮王就是转轮圣王,或者帝释。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去说法,这是谁请的呢?这是他父亲请的。他的父亲就是轮王,他对佛说:“你应该到忉利天,为你的母亲说法,救度你的母亲。”这是轮王向释迦牟尼佛请法,又有的经典说是帝释请法。帝释就是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主,他就是以前那个修庙的穷女人。那个穷女人因为修庙就做了天主,做了天主后,知道佛的母亲在这个天上,于是就去请佛来忉利天说法,有的经典是这么讲的。那么无论怎么讲,总而言之,佛说法,就要有人请法。

  释迦牟尼佛为母亲说法,说个什么法?说《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个法。这个法是说孝道,人人都应该孝顺父母,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人的根本,你孝顺父母,就等于自己给自己上肥料一样。自己行孝道,就是在自己的根上灌溉肥料。所以如果不孝顺父母,将来绝对没有什么前途的,要是能孝顺父母,这把你的根本栽培好了,将来一定会有很光明的前途。所谓本固枝荣,根本栽培好了,枝叶自然就会欣欣向荣;根深叶茂──你这根培得深了,你的枝叶也会茂盛。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这个法,那么往后都是释迦牟尼佛为母说这种种的道理。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这十方世界是所有的依报;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这是正报。人是正报,世界是依报,这叫依正二报。“尔时”是当尔之时。现在我用五种的时来讲,这尔时有五种的讲法,第一个就是欲说时、正说时、已说时。欲说,愿意说法的时候,也就是想要说的时候。正说,正当这个时候,想要说孝顺父母这个法。已说,这个当尔之时,佛已经说完了孝顺父母这个法,这是第一个解。

  第二个意思是破外道。外道所说的法没有过去,也没有现在、未来,都说得很儱侗。所以现在破外道,说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三世的这个法,这是第二个尔时的意思。

  第三个尔时的意思是下种时。下种就是把种子种到地下,这叫下种,下了种就会有收割、成熟的时候。成熟之后又怎么样呢?解脱时,有个解脱的时候,这也是尔时的意思。这第三个尔时也就是:未种善根的人,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善根,好像那个要出家的老者,他本来想要出家,但是这些大阿罗汉一看,一观察他──八万大劫以内都没种过善根,不可以出家的,所以不收。“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屡世种菩提”,因此现在已经出家的人,大约八万劫以内都种过善根,所以才能出家,不要以为马马虎虎就可以出家的。

  现在没种善根的人就教他种善根,好像没念过佛的人,教他念佛;没有持过咒的人,教他持咒。这都是种善根,也就是下种,那么下了种子,已经种过善根了,就要长出来,长出后,就要成熟。好像种田,春天种下,秋天就收谷,这是成熟。成熟了,要是不收割,就让它在谷的杆上,那也没有用,要把它收回来,这才叫得到解脱。这个意思也就是没有种善根的人,就教他种善根;已经种善根的人,就教他出家做和尚,这就是做和尚,成熟了;那么做和尚又要成佛,这需要证果,证果就得到解脱了。

  所以听经不是说:我听了两次经,就不再听了。你听得越多,就可以知道越多这种学问;你要是不多听,就不会增加你的学问,你就得不到佛学这种知识。第四是正师──真正的师父。说法的时候,要有真正的师父;有真正的师父后,就要说正教;说了正教,又要有正学。你要是没有正,不正正经经去学习,就是有正教,对你也没有益处。你有正教,你也想正正经经的学习,但是没有真正明白佛法的师父,你也学习不了的。所以第四个尔时,要有正师、正教、正学。

  第五种的尔时是:佛也愿意说法,众生也愿意听法。听法和说法是同时,不高不下,也不高也不低,机教相应,机教相扣。佛说这个法,就有这些众生来听。这叫佛欲说,众生欲听,也不高,也不下,平平的。以上是五种的尔时。

  在这一部经,“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忉利天”是处成就;“为母说法”这一句包括众成就。因为虽然是为佛母说法,但是天上有天众,人间的人也跟着上去,单单是佛的弟子,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众,都跟去了。所以忉利天的天主因陀啰耶就做护法主,做斋主,由他请法。所以“为母说法”这一句虽然说是为母说法,也是为大众来说法,因此这一句就是众成就。上面是六种成就。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所有十方尽虚空,遍法界这么多的世界。“不可说,不可说”:就是说不出来多少那么多,太多了,没有法子以言语说出来。那么不可说什么呢?“一切诸佛”:所有很多很多的佛。“及大菩萨”:和一切的大菩萨。“摩诃萨”:菩萨中的大菩萨,这些大道心的众生。“皆来集会”:你看!说《地藏经》时,十方诸佛都来集会,大菩萨也都来集会。那么人更应该皆来集会啦!所以,我们现在讲《地藏经》,十方诸佛菩萨都会来。你现在睁开你的佛眼看一看,十方诸佛和大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有数不过来那么多,现在也都来集会,护持这个法会。

  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

  这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都到忉利天宫,“赞叹释迦牟尼佛”:赞,是称赞;叹是叹赏。这就是对释迦牟尼佛称赞叹赏。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是姓,牟尼是名字,这个名字──释迦牟尼──是别名,佛是通名。所有的佛都叫佛,但是每一尊佛都有他特别的名字,这叫别名。现在这一尊佛的别名是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印度话,翻成中文,释迦是能仁,牟尼是寂默,就是能仁寂默。怎么叫能仁?是说他能以仁德来普济一切众生。寂默就是不动的意思,寂是寂静,默是默然;寂静默然就是什么声音也没有了,无声无臭。儒教里讲“至于静,无以复加矣!无声、无臭。”没有什么声音了,也没有什么臭,臭是味道,没有什么味道。这个时候就是到本体上了,本体是寂然不动的,寂然不动,这就是定,能仁就是慧。为什么佛能以仁慈来普济众生?因为他有智慧。这个能仁也就是随缘,寂默就是不变。佛常不变,而常随缘;虽然常随缘,可是常不变。那么在寂然不动的定中,他能感而遂通。

  所以“一切众生若干种心”,所有众生的心,无论有多少,“如来悉知悉见”,为什么佛能悉知悉见?也就因为能仁寂默。他能能仁,所以就能悉见;他能寂默,所以就能悉知。因此我们众生所作所为,不要以为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佛都会知道。所以我们修道,有一分的真心,就有一分的感应;有十分的真心,就有十分的感应。要是你有百千万亿分的真心,那释迦牟尼佛在寂然不动本觉的位置上,也就能感而遂通,来帮助你,令你早成道业。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意思。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备。”就可以成佛。也就是始觉和本觉、究竟觉,这三个觉都圆满了,所以就成为佛。佛是半梵语,具足是佛陀耶。那么佛又是什么人呢?佛就是一个大觉悟者,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依照佛法去修行,都可以达到这种的觉悟,这种的果位。所以释迦牟尼佛早已经说过,说“一切众生皆堪做佛”,为什么皆堪做佛呢?因为皆有佛性。所以只要你肯努力修行,就皆堪做佛。

  “能于五浊恶世”: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就是这个时代非常不干净。见浊,见解非常不干净。烦恼浊,人有烦恼,这也是不干净。众生浊,众生也是不干净的。命浊,我们这个命也都是污浊不干净的。

  《楞严经》上说,就好像在一盆清水,放上一些沙土,那土本来的功能,也都会失去了。土本来的功能是什么呢?留碍。土有一种障碍,所以人在上面走,土会托着。如果没有土,我们就掉到海里头去,因为土的底下有水,水来托着泥土;而水底下又是火,有时候火山会爆发,这也都是有一种变化的作用。那么说水底下是火,这火不会被水熄灭了吗?因为火太多了,水也熄不灭。要知道这种道理,那就要多研究佛法,才能了解。

  《楞严经》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水也失去清洁了,所以就叫浊。那么这五浊恶世也就好像水和土混了。这个世界是不清的,你说怎么样分别不清呢?就拿劫浊这个劫──时候,也分不清楚究竟是个什么时候。以前有一个人问我,什么叫时候?没有时候,分不清楚,这就是劫浊。

  见浊──你说我们这个见怎么能分别清楚?也分别不清楚。每一个人的见,你能分开界限吗?说这个是我的见,那个是你的见。你以哪个作为你见的边际?那么我见的边际又是哪一个?没有。没有边际,分别不清,混合在一起了,这是见浊。

  烦恼浊──这烦恼浊,大家都烦恼,你也有烦恼,我也有烦恼,烦恼和烦恼互相搅和在一起,也是分别不清楚。有人说,我知道我的烦恼是我的烦恼,你的烦恼是你的烦恼,那为什么你就能把我的烦恼给惹出来?如果那是我的,不应该由你惹出来;你的烦恼如果是你的,也不应该由我使令你生烦恼。那么这样看起来,烦恼也没有边际,也是混浊的。

  众生浊──众生今生做人,来生就做狗也不一定,再来生做猫也不一定,再来生去做老鼠也不一定,或者再来生就变一只虫子,各处爬也不一定,这你怎么能分别得清楚?众生和众生互相合作,开个大公司,也是互相分别不清楚。在这大公司里,不是你被人家卖了,就是人家被你卖了,互相有来往的关系。这不是浊吗?这就是众生浊。

  命浊──我们的命运也是混浊的。

  所以这五浊说起来,是很复杂的。可是释迦牟尼佛能在这五浊恶世,“恶世”就是最不好的一个世界。“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他能显现出来不可思议这种妙智慧──妙的大智慧,妙的神通,这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不可思议,就是你心里没法子想得到的;没有法子想得到的,就是微妙不可思议。什么是那微妙不可思议的呢?就是大智慧、大神通这种力量。

  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

  “调伏刚强众生”:调,调和;伏,降伏。什么叫调和呢?好像我们人吃东西,尤其是中国人,要有滋味,就调和五味,用酸甜苦辣咸这五种的味,来调和我们所吃的一味菜蔬。要是辣味放得太多了,那不喜欢吃辣的人,根本不吃这道菜;酸味要是放得太多,不欢喜吃酸的,也不吃这道菜;苦味要是多了,一般人就不欢喜吃;乃至甜味要是多了,也有人不欢喜吃。必须要把滋味调匀,每一样都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人欢喜吃合乎胃口的味道,佛法也是这样:有的欢喜这一种法门,有的欢喜那一种法门,有的欢喜信耶稣教,有的欢喜信天主教,有的欢喜信回教,有的欢喜信道教,有的欢喜信孔子。

  孔、老、佛、耶、回这世界五大宗教,说起来是五个,实际上是一个。怎么说是一个?在佛所说的法,一切法皆是佛法,所有一切宗教的法门都包括在内了。无论你是天主教、耶稣教、回教、道教、是孔子(儒教),总而言之,都包括在这一切法之内,都没有超出一切法。无论哪个宗教也不能说它没有法,说它在这一切法之外,一切法之外根本就没有一个法。一切法皆是佛法,皆不可得。没有!一切法已经没有,这个才是真正到家的话。不是说,我有一个方法来骗骗你,我有一个什么好的东西给你吃,没有的,什么都没有的。本来没有,又怎么能知道本来什么也没有呢?六祖大师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就没有,你要到什么地方去找尘埃呢?都没有,那你找什么尘埃?你要是有一个东西,那就会有尘埃的;因为没有,尘埃也没有地方染污它了。所以这一切法皆是佛法,明白道理的人,知道一切法都是佛法。

  但是法又有是法、非法;有究竟法、有不究竟法;有善法、有恶法。修行必须要修究竟法,就好像走路一样,你要是有飞机,想从美洲去欧洲,一定能够到的;你要是走路,从美洲走到欧洲,你说要走多久啊?除了在陆地走路外,还要经过海路的辛苦。到海边的时候,必须要坐船,船也走得很慢,就要花很长的时间。可是你要是坐飞机,就会很快的。这就是比方修不究竟法,你必须要修很长的时间,才能到你的家里边(成佛);你修究竟法,就很快到你家里边。不究竟法是什么呢?就好像所有的一切外道法。不错!修也是有一点好处,但是慢。而究竟法就是依照佛法去修行,这是究竟法。

  谈到调伏刚强众生,释迦牟尼佛对欢喜发脾气的人,首先不能说发脾气不好的。他说:“哦!有脾气不错,烦恼即菩提。你能吗?你有脾气,不要紧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让他觉得:我有脾气也不坏,我这脾气虽大,菩提也不小。于是乎,试一试看,那么一试,越试烦恼就越少,菩提就越大。所以烦恼日日减,菩提就日日增。你减了烦恼,就是菩提,所以对于刚强众生说这种法。

  那么对于懦弱的众生,佛怎么说呢?懦弱众生就是胆小,没有主意的众生。一天到晚总是害怕,甚至于猫叫一声,就吓得一哆嗦;狗叫一声,也把他吓得真魂出窍,有一点什么动静,他都怕。所以佛就说:“你不要怕,你研究佛法,佛就帮助你,保护你啦!”用这种哄小孩子的话,来哄胆小的众生。胆小众生一听,有一点安慰,心里觉得这个人说话是可以相信的,于是乎,就信了佛法。信了佛法,学了佛法之后,胆量就一天比一天大了。

  好像我在香港有一个皈依弟子,他在没有皈依以前,晚上都怕鬼怕黑,一到晚间,他连门都不敢出来,恐惧得不得了。就是有人在家,他也怕,觉得前后左右周围都有鬼,虽然他并没有看见鬼,但是他就怕鬼。以后他就皈依了,皈依之后,我也没有给他念一个咒,也没有给他用一个什么法?但是皈依之后,他自己就不怕了,不怕鬼,也不怕黑了。晚间一个人在家里也不怕,到外边去也不怕了。这就是对于没有胆量的众生,这样来帮助,使他有胆量。那么好哭的众生就叫他不要哭,要生一种欢喜心。总而言之,众生有所偏,他的性情有所偏激,偏到一边去,我们就用一个方法,使他得到中道,这就是调伏的道理。

  调伏刚强众生,“令他知苦乐法”: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乐,这刚强众生,因为刚强,根本苦他也不管,乐他也不管,什么叫苦?乐?他才不在乎呢!因为他刚强,苦也不怕,乐也不怕,这样无愁无忧,无苦无乐。释迦牟尼佛令刚强众生知道什么是真苦,什么是真乐。究竟什么是真苦呢?堕落就是真苦。例如:你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就是真苦。什么叫真乐呢?你开悟证果,如证得阿罗汉果,行菩萨道,这是真乐。苦本来也很多,乐也很多,我们现在知道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知苦乐法,是知道苦和乐的滋味了。

  “各遣侍者”:这十方国土诸大菩萨摩诃萨,他不是单单自己来的。每一个菩萨,带着很多侍者,或者带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四个,有的又欢喜带多的,带几百、几千、几万个都有的。就各遣侍者,每一个人打发、派他跟前的侍者,“问讯世尊”:问讯,就是到佛的面前向佛问安。问安怎么样说呢?就说:“请问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否?众生易度否?”世尊,您没有病吧!没有烦恼吧!您很快乐吧!众生容易度吧?这么样来问世尊。“是时”:这个时候,“如来含笑”:释迦牟尼佛面上就含着微笑,不是大笑,就是微微的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放出来百千万亿这么多种的大光明云──最大的光明云、彩云。

  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所谓”:就是所说的。所说的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放出百千万亿大光明云。因为百千万亿是很多种──现在只举出来十种,这十种表示十乘观法,也就是表示十法界。所谓“大圆满光明云”:释迦牟尼佛放出大圆满光明云,这一种光明云,表示佛道遍照一切法界,这叫圆满。圆满是无在,无所不在,没有一个微尘那么多的地方是它所照不到的,那么尽虚空遍法界全被这种大光明云覆盖着,所以这就是佛道,佛道是圆满的。

  “大慈悲光明云”: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这就是菩萨道。菩萨所行的道,就是与众生一切乐,拔众生一切苦。众生欢喜什么乐,他就给他什么乐,欢喜甜的,给他吃甜的;欢喜酸的,给他吃酸的。

  普贤菩萨在庙里边做行堂时,什么叫行堂呢?就是给出家人添饭,出家人吃饭,桌子前面专门有一个人为出家人添饭,吃完了再添。普贤菩萨做这种工作的时候,他在身上带满了所有调味的东西,一个瓶、一个瓶的带了一身。你欢喜吃甜的,他给你放点糖;你欢喜吃酸的,他拿醋瓶子倒点醋;喜欢吃辣的,给一点辣椒,所以带这么一身瓶子。他带的这么多的调味料,譬如这个众生要吃酸的,他就倒酸的,他一倒,啊!这个人说:“嘿!我不要这么多!你怎么给我这么多呢?”那个说愿意吃辣的,他恐怕倒多了他不愿意吃,所以倒得很少,结果对方就叫:“嘿!再来一点嘛!这么少!”这叫“普贤菩萨难满众生愿”,他给多了,又嫌多;给少了,又嫌少,你看这是很不容易的,做菩萨也不容易。

  中国孔夫子,有一句话说得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说什么呢?他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女人和小人为难养也,就是不容易对待。怎么样不容易对待呢?“近之则不逊”,你和他太近了,他就不讲理,就不守规矩了。“远之则怨”,你要是和他远了,那他又怨你,就这么样不好应付。而孔子大约吃过这个亏,他在这个里边是个老行家,所以说出来的话都很合人心的。菩萨也是这样子的,你对人太好了,是不合乎中道;太不好,又不合乎中道,所以普贤菩萨难满众生愿。啊!这菩萨道是不容易行──我这样为你着想,你还这样不知足。现在这慈悲光明云就表示菩萨道。

  “大智慧光明云”:这个智慧是表示缘觉道。缘觉是修十二因缘而成道的,他需要有大智慧。什么叫大智慧呢?他观察十二因缘,又知道一切万物自生自灭,这种生灭的道理,他豁然明了由本有的佛性生出来一种真正的智慧,所以这大智慧光明云就表示缘觉道。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顺生门(流转门)。又有还灭门,还灭门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果你把无明破了,这一切就都没有了,所以缘觉观察到这个地方,就先破无明,一切都是从无明来的,他把无明一破,就生出真正智慧。

  “大般若光明云”:般若就是智慧,智慧有(一)文字般若,(二)实相般若,(三)观照般若。这是表示声闻,声闻因文字般若,而生出来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又达到实相般若,既达到实相般若,所以证阿罗汉果,这就是声闻乘。

  “大三昧光明云”:三昧是梵语,中文是定。这是天人修上品的十善,而有这种定力,得到四禅八定。四禅有四禅天、三禅天、二禅天和初禅天。初禅叫离生喜乐地,二禅叫定生喜乐地,三禅叫离喜妙乐地(离喜──离开欢喜妙乐地),四禅叫舍念清净地。又有四空处,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合起来称为四禅八定。这一类人有定力,又修上品的十善,十善有上品、中品、下品。他又受三皈五戒,所以这一类的人能生到天上去。

  “大吉祥光明云”:这吉祥就是表示人道。人道一切都想要吉祥,在中国这两个字常常用在一起。吉,是吉利,例如过年或有好事,就说大吉大利。祥,是祥瑞。总而言之,就是好,所以表示人道。人道──修中品的十善,受持三皈五戒,可以生在人道。

  “大福德光明云”:这福德是表示修罗道。修罗有的时候在天上,有的时候在人间,有的时候在畜生道或饿鬼道。总而言之,他也有大福德,所以这种光明云就照着修罗道。

  “大功德光明云”:表示畜生道。佛放这种功德光明云,令一切畜生的罪业都消灭了,将来也可以离苦得乐。

  “大归依光明云”:这是表示饿鬼道。佛放这种光明云令一切饿鬼都改恶向善,改过自新,发一种皈依三宝的心,鬼也可以皈依三宝的。

  “大赞叹光明云”:这表示地狱道。佛用一种赞叹心放这种光明云,地狱道众生见到这种光明云也都离苦得乐,改过向善,发菩提心。这十种光明云,就表示十道众生的机宜,释迦牟尼佛放这么多种的光明云,令十法界的众生发心早成佛道。“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放了这种妙不可言的光明云完了之后,又怎么样呢?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又发出种种微妙的音声。种种,不是就一种,而是有很多很多种。微,是很轻微的,这声音不是太大,彼此和谐叫微。妙,是清晰。佛的声音是很清晰,很微妙的。佛用一种音声说法,可是无论那一类的众生听见佛说法的声音,都会明白。甚至于不同国家的人听见,也都会明白。佛用一种音声说出来,在日本人听,就是日本语;在英国人听,就是英语;在法国人听,就是法语;在西班牙人听,就是西班牙语。虽然各国的人语言不同,但是在佛的一种音声里头,都能显现出,不用翻译成很多种语言,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议。所以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什么叫“音”呢?音者饮也,为什么叫饮呢?言其声音说出来,你听明白了,就好像喝到肚子去,你饮下去了。又音者,隐也。有大的,有小的,若隐若现,所以就说是隐。佛有不可思议的境界,他的音声发出来,众生听了就不同,不一样的,你听的是这种声音,他听的是那种声音。本来是一种音声,但是众生的种类不同,所听的就有不同。

  佛的音声可以到多远?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他曾经试着知道,他用神通向东方恒河沙数世界找佛的音声到底有多远?走过恒河沙数这么多的世界,听到佛的声音还像在他座前那么大的声音,所以佛这种的声音是不可思议的。现在佛出种种的音声,种种,是很多很多种,不是一种,那么总共有多少种呢?“所谓檀波罗蜜音”:檀,是檀那。檀那是梵语,翻成中文是布施。布施──以前讲过很多次,有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虽然大家都明白,可是现在把布施的意思再往深的解释。布施──虽然布施而不着到布施之相,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着相的布施,是生天的果报;不着相的布施,是属于无漏的果报。不着相,就是心里不要记住它,比如说我布施给某个人钱,心里就在想:“啊!这回我做了布施,将来我会得到好的果报。”总这么想,就变成没有果报;就是有果报,也只是生到天上去,而不能得到无漏的果报。

  怎么样才叫不着相布施呢?要三轮体空,就是没有一个能施,也没有一个所施,中间也没有一个受者。什么叫能施呢?什么又叫所施呢?能施──就是有我,忘不了我,例如:我现在有一笔钱布施出来造庙,或者造佛像,或者印经典,这就生出一种执着心。什么执着心呢?生起我是一个能布施的人,我拿出五万块钱来做布施,这是能施。所施──我拿出五万块钱来施给旁人,或者造庙,或者是造佛像,或者印经,我做了这种功德,我有所施。我是个能施的,我又有所施,那么在能施、所施中间,又有一个受者。受者,有能受、所受。什么叫能受呢?有一个人布施出五万块钱,布施给我了,我是个能受;我所受的,是对方来布施给我的,那么对方就是所受。没有能施,也没有所施,既然没有能施所施,也就没有能受所受,这叫三轮体空。虽然做布施,而不执着布施相,这才叫“三轮体空”的布施。

  波罗蜜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到彼岸,又叫彼岸到。“到彼岸”是中文的文法,“彼岸到”这是印度梵语的文法,像是英文的文法。中文说“到彼岸”──到了彼岸;英文就说“彼岸到”,梵语也说“彼岸到”,中文的文法稍微有点不同。这个到彼岸和彼岸到,到什么彼岸?到彼岸就是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成功了,达到我们的希望,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叫到彼岸。比如我们现在要了生死,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那么由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而达到涅槃的彼岸,就叫到彼岸。我们从这个世界想要到佛的常寂光世界去,从现在开始走,将来走到了,这就叫到彼岸;我们从凡夫的此岸而到圣人的彼岸,证圣果,这也叫到彼岸;我们以前没明白佛法,现在明白佛法,这也叫到彼岸。不过,到彼岸──有究竟的彼岸,有不究竟的彼岸。

  什么是究竟的彼岸?什么是不究竟的彼岸?我们在凡夫上证了初果,就到初果的彼岸,没有到二果的彼岸;我们证了二果,这是二果的彼岸,没有到三果的彼岸;我们证了三果,这是三果的彼岸;我们证了四果,这是四果的彼岸,而还没有到菩萨的彼岸;我们证得菩萨的知见和智慧,这是菩萨的彼岸,而不是佛的彼岸;我们证到佛果的彼岸,这才是究竟的彼岸,是最后的彼岸。所以这个到彼岸,讲起来是很深,无穷无尽的。我现在只是讲了少少这个道理,你们明白彼岸的意思以后,推而广之,扩而充之,达到究竟的彼岸去了。这也就是虽然我给你们讲很少的道理,你们能照这个道理去推广扩充,把它扩大起来。我讲一个道理,你们能明白十个道理、百个道理,这就叫推而广之,扩而充之。

  又如我们现在开始讲经,这两个钟头讲完,就到彼岸了,这是波罗蜜,这一座的讲经到彼岸了。还有从前面“如是我闻”这一开始讲,这是此岸;讲到后边“皆大欢喜,信受而去”,讲完了,这是到彼岸了。总而言之,做什么事情,达到目的地,这就是到彼岸。你要是把这个到彼岸明白了,那就到彼岸去了。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成佛,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我们的彼岸。

  “尸波罗蜜音”:这是半梵语,具足叫尸罗。翻成中文就是清凉──清是清净,凉是很凉爽的。这又干净又凉爽,意思就是没有热恼,没有烦恼,就得到清凉了,这是一个翻译法。

  又有一个翻译法,是什么呢?是防止。国有国防,防备、预备一些军队,其他国家若不守规矩,来抢夺我的国家,我就和他打,这叫“防”、国防。家有家防,人有人防。现在这是人防,人自己防备自己。什么叫防止呢?防备而停止。防备什么呢?防备作一切的恶事,所以要停止一切的恶事,不作恶,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古来有一个大居士,乞请上座和尚开示什么是佛法,这位和尚答覆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居士就说:“老和尚,我向您请问的是佛法呀!您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三岁的小孩子都懂,您怎么可以对我讲这个是佛法呢?”老和尚说:“三岁小儿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三岁的小孩子虽然懂,但是八十岁的老翁做不到。

  诸恶就是一切的恶,也就是恶中的单单一种恶。这个“诸”字,我把它当“一”字讲,本来“诸”是“多”,我说“多”就是“一”,就是一种的恶事。为什么你要作一种恶事?作一种的恶事,你就会作第二种恶事;作第二种恶事,就作第三种恶事;作第三种恶事,就作第四种;乃至百千万种恶事,这都是从一字堆积起来的,都是从一字凑成的。好像山,你看山那么大,它是从一粒微尘、众多微尘,集聚到一起而变成一座山。所以你要说多,多究竟是多少?没有数量的,莫如就讲它是一,还比较容易明白。因此连一件恶事也不要去作,这叫诸恶不作。你要是说诸恶莫作,他想:诸恶莫作,是很多的恶不要作;那么,这一件事也许不包括在诸恶里面,所以可以作了。我现在这个讲法是一件恶事也不可以作的,何况多呢?多了更不可以作。所以这是最要紧的,最妙的,一件恶事也不可以作。

  众善奉行,众是众多,和诸字意思一样。众善奉行就是每一件善事都要作,不论大善小善都要作,乃至像汗毛那么小,只要是好事,就要去作。要是不作,不作就少这么一点,就谈不到众。众就是全体大用,整个的,没有一点缺陷,一点也不少,才叫众。不是说我单作这个善事,不作那个善事;或者我单作那个善事,不作这个善事,不是的,是全体大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作善──多也作,少也作;大也作,小也作。但不可作恶,你要是作恶,无论大小恶都作,那个又颠倒了。所以这位老和尚说:三岁小儿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因为你作不到圆满。

  “尸罗”又有一个意思,就是戒,戒是戒律。戒律,就是佛入涅槃时,阿难以四事问佛其中的一问。这一问是: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入涅槃后,以谁为师?佛答覆阿难所问,说出家弟子以戒为师──以戒律作为师父。戒律所说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止恶防非。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尸罗波罗蜜。

  那么谈到戒是最要紧,最第一的。前面布施也是修行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持戒又是第一,也是第一重要的问题。所以有人说,怎么这么多第一呢?在佛法里头没有第二,都是第一,不论哪一个法都是第一。有一个人问我说,佛法有八万四千种法门,哪一种法门是第一的,最高最妙的?你猜我怎么答?我说佛法有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有八万四千个第一,哪一个也不是第二。为什么这么讲呢?八万四千个法门是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的毛病,每一个众生皆有他自己的毛病,那么,对治他的毛病,把他的毛病治好了,这就是第一。

  譬如一切的药品──有治头痛的,有治喉痛的,有治眼睛痛的,又有治耳朵痛、牙痛、鼻痛的,还有治身上各部份毛病的。你说哪个药品是第一?要是说治头痛的药品是第一,治眼睛痛的药品是第二,这是错误的。你有头痛的病,吃治头痛的药,这药就是第一;你有眼睛痛的病,吃治眼睛痛的药,这药也是第一。好像我们人有贪瞋痴,你明白佛法,把你的贪心治好了,这治贪心的佛法就是第一;你明白佛法,把瞋心治好了,这治瞋心的法门就是第一;你明白佛法,将你的痴心消除,这治痴心的法门就是第一。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的习气毛病,佛就说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八万四千种的毛病。所以能把你的病治好的,这就是第一;没有治好你的病,就谈不到第一。因此八万四千法门,就有八万四千个第一。《金刚经》上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既然没有高下,所以我说八万四千种法门,八万四千个都是第一,你说这是不是佛法?

  我讲经和其他人讲经不同,其他人讲经讲这“诸恶不作”的“诸”字,一定当多字讲的,不会当一字讲。我呢!就是用英文的文法,倒回来从头上来找。因为我不识数,数目太多了,我不知道哪一个是哪一个。莫如赶不上,我就向后转,迎头赶上。例如:这个人很会跑,他转!我也转!转!你由后跟着这转的人跑,啊!他跑得快,赶也赶不上,我反转头,嗯!在这儿和他对上了,遇到了。你看!我讲经也是这个办法,数目多了,我数不过来究竟是多少?因此我就说一个。这回不单我明白,小小的孩子都明白,所以我是这样的讲法。

  这个尸罗波罗蜜,尸罗就是持戒,讲起持戒的人太多了,不过我讲一个持戒的人,他是谁呢?就是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在中国是持戒第一,研究戒律最高的一位法师。他因为持戒律的关系,感动了天人给他送饭,人间的饭他不吃的,吃天上的饭,因为天人来供养他。在中国历代祖师以来,就是道宣律师受天人供养,这是人人都知道的。戒律就专讲戒相、戒法、威仪这些道理。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三千威仪从什么地方来呢?从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来的。行也有威仪,坐也有威仪,站也有威仪,卧也有威仪。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行如风:行路好像起风一样。这个风,并不是飓风的风,也不是狂风的风。如果走路像跑似的,虽然不是飓风,但变成狂风了。不要那样,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那清风很慢地,水上没有波浪,有风是有风,但是水没有波浪 ,要像这种风。

  立如松:立要像一棵松树似的那么直。不要缩头缩脖子,一点也没有精神的样子,就好像睡不醒似的,要挺起胸膛来。也不要弯腰驼背、低着头走路,低着头你总看地下,看地狱。说不要低着头,那就仰着头,太仰也不对,要自然直起来,这是四大威仪之中的立。还有,走路也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看看前边,看看后边。你东张西望地,警察一看,噢!这个人一定是想要偷东西,看看有没有人,他一定想要撬谁的门,就注意你了,所以不要东张西望,左右旁观。

  坐如钟:坐要坐得像一口钟似的。

  卧如弓:卧着时像一张弓似的,这叫托腮搭髂,称为吉祥卧。托腮,手托于右脸侧;搭髂,手搭于左上股;腿弯曲一点就好像一张弓似的。

  在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中,每一威仪有两百五十条──行有两百五十条,坐有两百五十条,卧有两百五十条,立有两百五十条。这详细的,每一种有两百五十种这么多,你看,不是那么简单的。那么这两百五、两百五,四个两百五合起来是一千。这一千又有三个──过去一千、现在一千、未来一千,这就是三千威仪。

  因为道宣律师持戒精严,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具足,所以感动天人送饭。他修行时,不妄言,不妄笑。他不随便讲话的,你和他讲话,要讲合乎戒律的话,他才答你;不合戒律的话,他不讲。笑──他也是不苟言笑的,但是他也不哭,也不发脾气,也不扬嘴,总是本来天然的样子。喜怒哀乐,他没有的,没有喜怒哀乐,那是个什么人?是个木头人。木头人没有喜怒哀乐,也不会欢喜,也不会发脾气,也不会哭,也不会乐。可是这喜怒哀乐,在没有发以前,就是个中道。持戒的人,一举一动都是要守持中道。道宣律师因为守中道,所以感动天人给他送供,天人来供养他,也是日中一食,天上的天人陆玄畅,每天中午给他送供,送天上人吃的饮食。

  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修行,终南山和喜马拉雅山是连着脉的──山脉通着,接接连连地不断。听说在中国的终南山里边有很多老修行,在那儿修行悟道。也有很多狼虎,但是它们不妨碍出家修道的人,而且还都做护法。道宣律师在那儿修行,住茅蓬,天人给他送供养。这个时候窥基法师就打妄想,打什么妄想呢?他说,“噢!人间所有的饮食,什么好吃的东西,荤的、素的,我都吃过了,唯独就没有吃过天上的饮食,道宣律师是天人给他送供,我到他那儿赶斋去。”赶斋就是到他那儿吃饭。于是,他就到终南山去见道宣律师。

  窥基法师当时也是国师,是玄奘法师的徒弟,讲唯识的,非常聪明。当时,有八、九百个和尚在一起翻译经典,他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角色。他早些到那儿等着吃中饭,因为道宣律师只吃中饭。可是,等着、等着,中午,午后,等到晚间,也没有人送饭来,道宣律师也没有饭吃,窥基法师也没有饭吃。这窥基法师专好吃东西,一天不吃饭就受不了了,啊!这烦恼不小:“你说你这儿有天人送饭供养你,怎么我来没有呢?你是不是讲大话啊?你是不是在打妄语骗人啦?”道宣律师说:“嗯,随便你讲喽!你说我骗人,我自己知道是骗人,或是不骗人。”窥基法师说他骗人,他也不辩论。窥基法师等到天黑,也不能走了,就在茅蓬住下。

  住下了呢!这又是这样──一个肥和尚,一个瘦和尚。肥和尚就是窥基法师,瘦和尚就是道宣律师。道宣律师虽然吃天人的供养,但是不肥;窥基法师虽然没有吃天人送的供养,却吃得很肥很胖的,因为他欢喜吃东西,一天到晚叫厨子想办法做好味道的斋饭来吃,这个肥和尚就在这里住下了。窥基法师不打坐,也不参禅,倒头便睡,一睡就打呼、鼻息如雷,呼、呼、呼……,道宣律师打坐,他不打呼。窥基法师躺在那儿睡着就打呼,吵得道宣律师不得入定,既然不能入定,就在身上摸虱子(终南山是冷的地方,修道人很少洗澡,身上有虱子)。因为他不能入定,所以虱子就咬他,他就用手把虱子从身上拿出来。因为他持戒,不敢杀生,也不可以杀生,就慢慢地把虱子放在地下。这时候根本没有点灯,也没有什么事,而窥基法师也已经睡着了,根本也不知道,于是他就继续打坐下去……。

  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道宣律师就对窥基法师说:“唉!你怎么一点也不修行,也不打坐,也不用功,晚上躺下就睡觉,打呼打得这么大声,还打闲岔,令我不能坐禅,也不能入定。”窥基法师说:“啊!你说我没有修行?我看你才没有修行。你说天人给你送供!?我到这儿来,天人也没有来过,我也没看见。昨天晚间在你这边住,你用功不好好用功,却捉虱子。你捉下两只虱子,你要是把它捏死也罢了,可是你把它放在地下,你这一放到地下,就把一只摔死了,而另一只虱子,却摔断了两条腿。摔死的这只虱子,就到阎罗王那儿去控告你,所以阎罗王准备派鬼来捉你去审问。我为你说了很多好话,说你是个修道人,希望阎罗王能原谅你,叫那两只虱子托生去吧!这才没有找你的麻烦,你反而说我打你的闲岔,不叫你修行?我看你才真是没有修行。”

  道宣律师想:这两只虱子扔到地上,他怎么知道?昨晚没有灯,也没有什么,他怎么知道这件事呢?于是乎也不敢强辩了。因为他持戒律,不能和人乱讲话,人家说他怎么了,他就忍着,也不辩论。之后,窥基法师说:“我走了,你在这儿装模作样修行,我今天不等吃午饭了。”

  到了中午,天人陆玄畅又来给道宣律师送供了,道宣律师不太高兴地说:“你昨天怎么不送饭来呢?”这陆玄畅即刻跪下说:“律师!昨天不是不送供,我送供时,却进不来你这茅蓬,距离这茅蓬四十哩地以内,都是金光灿烂,我睁不开眼睛,没有办法看见眼前的路,所以就问土地菩萨,为什么前面金光闪闪这么厉害,令我走不上去?土地菩萨说:‘在茅蓬里有一个人,是尊肉身菩萨,活菩萨。’昨天我走了几转,进都进不来,所以没法子给你送供,请你原谅。”道宣律师想一想,难怪窥基法师做国师,皇帝都相信他,原来是尊肉身菩萨,从此之后他不敢轻视窥基法师了,所以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可以测度的。

  “羼提波罗蜜音”:佛法里的六度万行,前面已经讲了两度了,还有四度,第三就是羼提,这也是梵语,中文译作忍辱,忍辱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无生法忍非常的奥妙,有一种法喜充满。若你证得这无生法忍,那你才是真正嗜到法的滋味,真正明白佛法的奥妙,不可思议。你能忍辱,就能得到波罗蜜;不忍辱,就得不到波罗蜜。

  “毗离耶波罗蜜音”:毗离耶也是梵语,译为精进。有的人误解这精进是向外道上去精进,其实真正明白精进的,是向佛法上精进。若向外道精进,就只是修无益的苦行。在印度有很多种外道,有一种外道,不吃饭而吃草,学牛的行为,持“牛戒”。有的外道学狗的行为,持“狗戒”:狗所不做的事情,他也不做;狗所不吃的东西,他也不吃,狗吃的东西他才吃,这叫做“牛狗戒”。又有另一种外道在灰堆里睡觉:本来人的身体就是不干净的,他呢?还要在人身上增加很多灰尘,在灰尘里修行。又有一种外道,他说修行要吃得苦,吃得什么苦呢?要睡在钉床上,这表示他能忍痛,能行苦行……,以上种种叫做外道的无益苦行。像这种他自己认为是很精进的,其实是一种邪知邪见的精进,不是正知正见,所以这种精进是没有用的。

  要在善法上精进,不要在恶法上精进,你要是在恶法上精进,那就是背道而驰,违背道而走路。对善法上精进,例如:拜佛、念经、礼忏、念佛,这都是“身精进”。然后再“心精进”,什么叫心精进呢?心念兹在兹,时时刻刻都要修行,勤修善法,念念不忘,勤修精进波罗蜜,忘了自己的疲倦。你真正修佛法,就不觉得疲倦,也不觉得饿,也不会受一切不如法的烦扰,为什么呢?因为你能精进,所以就没有这些坏的感觉;若不精进,那就会发生毛病。又觉得疲倦,又觉得精神不好,就乾脆睡觉去了,这就是不精进。这精进主要看你自己怎么去做。一切时一切处,要勤修善道,这才是精进波罗蜜。

  去年暑假,我讲《楞严经》时,曾经讲过四句偈颂。这四句偈颂每一个出家人都应该记得,佛住世的时候,出家人每天都要念这四句偈颂,时刻不能忘失,所以我在暑假的时候特别讲过,我甚至认为想要出家的人应该把它记得,更何况是已经出家的人,更不可把它忘了。这四句偈是

  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可度世。

  守口摄意身莫犯:口不能随便讲话,也不能随便说是说非。不能说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什么都不可以说的,这个口要把它管住。摄意,就是把意念总收摄起来,不要叫它东跑西跑。身莫犯,身体不要犯戒,一定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个出家人,不要犯规矩,这叫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不要恼乱一切有情,令一切的有情生烦恼,这“有情”不但是人,甚至就是一只畜生,你要是令它发脾气,这都是不对的,出家人应该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没有益处的苦行应当离开远一点,可是十二头陀行是应该去做的;而没有益处,不合乎佛法的,就不应该去做。甚至于有外道法自言,可即身成佛,这都不要去学,应该要依照佛法去修行。也不要去修“牛狗戒”,这牛狗戒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外道行苦行,行得也很苦的,他就开天眼了,开天眼后,看见一只狗死后升到天上去了,他说这狗升天,那我依照狗去学,也可以升天的,所以他就持“狗戒”。另一外道他得天眼通,看见一只牛死后升天,所以他就学牛的样子持“牛戒”。这些外道徒因为没有智慧,所以虽然修种种的苦行,也没有益处的,而印度有些外道是这样的,所以说“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可度世:像这样行道的人,才可以度世,教化众生。

  “精进”:本来没有精进,说是有精进,这不过是对我们一般凡夫来说这个法,根本在精进本身上是不会有个精进的。所以“六度”都是精进,也都不是精进。布施、持戒、忍辱,是属于身的精进;禅定、般若,是属于心的精进。这样讲起来,这个精进根本就没有了,精进就变成其他的,如般若波罗蜜等。你多做布施,这是布施精进;你多持戒,这是持戒精进;你多忍辱,这是忍辱精进;精进再精进,这是精进本身在精进;你禅定精进,坐禅不休息,这是坐禅的精进;你修般若,修习般若智慧,这是智慧的精进;学习般若法门,则是般若的精进。所以这精进本身就没有精进,他变成劳而无功,所以你不要执着你有精进,那就是你真精进。要是执着我这里也精进,那里也精进,说我这个精进可是无量无边的,六度波罗蜜我都精进了,那就等于没有精进了,因为你有一个精进在心里障住你这种境界,就不是真精进。

  佛法要是真明白了,根本就没有,你没有明白的时候,是有这个东西;明白了,就没有了。那你说我现在就没有了,我也不精进了。那你不精进,也是没有了,但这是不同的。要是你真正明白佛法,真正精进也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执着了。你要是不明白佛法,一味执着你的精进,那不算精进。因你实在不明白佛法,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精进,所以更谈不上精进。所以佛法你没有懂得,你不明白;你要是懂了,你还要放下它;你不放下,那还是不懂佛法。这就是叫人离一切执着相,什么事情都不要执着;你有所执着,就是不明白佛法,这是精进。

  “禅波罗蜜音”:禅也是梵语,叫做禅那。翻译中文叫做思惟修,又叫“静虑”。禅有四禅、八定,又有九次第定。另外,又分世间禅和出世间禅,还有出世上上禅。“世间禅”是我们凡夫所修的,这其中有四无量心,有四无色定,这种境界不必详细讲,你要是用功修行坐禅去,自然就会明白这种境界。什么叫出世禅?出世禅有四禅八定,又有八胜处、八背舍,这些名相讲出来,你也糊涂了。好像说食数宝似的,虽说这个东西好吃,要是你没有放到口里头,始终不知道它的滋味,所以现在你就知道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如来禅、祖师禅等,种种的分别。你只要肯用功去修行,将来都会得到其中的滋味。

  “般若波罗蜜音”:般若是梵语,中文翻作智慧。智慧又分为世间智和出世间智。世间智是世智辩聪,什么是世智辩聪呢?好像现在科学进步,哲学进步,还有一切的学问,这都是世间的学问。他能辩论,没有道理的能讲出道理来,这叫世间的智慧。出世间智──出世间的智慧,是勤求佛道,念兹在兹的,不断地研究佛法。甚至于睡觉也思惟佛法;作梦也思惟佛法;任何病痛的时候也思惟佛法,这才是真正地修出世的智慧。

  那么出世的智慧和世间的智慧究竟是一个或是两个呢?本来是一个的,但看你怎样用它。用到世间上去,就是世间智慧;若用到出世佛法上,就是出世的智慧。智慧并没有两个而分开讲,本来你研究世界的问题,知道世界一切都是苦、空、无常、无我。那么现在就用这种的智慧来研究出世的学问,这也就是出世的智慧,世间智和出世间智并没有两个。一般的人多数有世间的智慧,而没有出世间的智慧;有的有出世的智慧,但没有世间的智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的人很聪明,却尽做糊涂事,不必要的事情尽量去做,重要的事──生死问题,他却不管,不去研究它。而有的人研究出世的问题,却不懂世间的法。所以必须要“既入世而出世,既出世而入世”,入世出世要通达无碍,你若明白了,在这入世也就是出世;你若是不明白呢,你就是出世也是入世。

  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有用:

  聪明乃是阴骘致,阴骘引入聪明路;

  不信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我们人为什么会有聪明呢?因为我们前生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阴骘是什么呢?阴骘就是你做了有德行的事,没有叫人知道,做了好事,也不张扬,说我做了什么样好事。例如:某一个人死了,没有棺材,我给他买了个棺材把他埋起来,虽做了这么一件好事,但是没有向人宣传,让人知道。总之,对人有利益的事情,他去帮助,做了好事,不向人去宣传,没有人知道,这就是阴骘。所以前生做了很多阴骘的事,今生就聪明;还有你前生看的佛经多,念的经多,如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几万遍,今生也会聪明;读书读得多,今生也会聪明,所以说聪明乃是阴骘致。这个聪明,是宿世有修行有德行,所以今生才聪明的。

  阴骘引入聪明路:因为有德行,所以你才聪明的,是用这德行把你引导到聪明的道路上。

  不信阴骘使聪明:你今生忘了,不走做好事的道路,不信阴骘,不做好事了,专门利用你的聪明去做坏事,这就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个聪明正是害了自己,为什么呢?你若是不聪明,也就不会去做坏事。因为聪明,你所知道的,旁人不知道,你把人家给害了,别人还不知道你是个坏人,所以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好像曹操是个最聪明的人,简直聪明得比鬼神还聪明,可是他有些事情做得不当,也有一些事情做得不错,虽然聪明反被聪明误,但是他也有他的成就。喜欢聪明的人,听过这首偈语后,应该努力做好事,做有益人群的事,不要害人。

  我再来补充一段持戒波罗蜜,以前佛住世的时候,有两个比丘要去见释迦牟尼佛,经过很长的路程,中途没有水,两个比丘渴得不得了,几乎就要渴死了。一个比丘见着了一个人的头骨,里面有一些水,这个比丘说:“我们现在渴得这么厉害,可以喝这脑袋骨里的水。”另一个比丘说:“不可以呀!这里面有虫子,有虫子的水是不应该喝的。”这比丘说:“我们现在渴得这个样子,喝下这些水,就不会渴死,可以去见释迦牟尼佛呀!如果我们渴死,也没有法子去见佛了。”另一个比丘说:“我宁愿持戒死了,虽见不着佛,我也要依佛的教诲,我就是死了也没有关系。”这比丘就把像水瓢状的脑袋骨里的水喝下。而没有喝水的比丘果然就渴死了。

  喝水的比丘就往前走去见佛了,他请问佛说:“我们两人走到半路上,渴得不得了,见到一个人的头骨里有水,我就把这水喝了,免得渴死,好来见佛。我的另一个同参,他宁可渴死也不喝这水,他说这水里面有虫子,喝了就犯戒。结果我把这水喝了,我没有死;他没有喝这水,他就渴死了,所以我见到佛。”释迦牟尼佛说:“你以为他渴死了吗?那个比丘因为持戒关系,我令他先来见我,他现在已在我这儿听法了。持戒虽然很困难,但是这种诚心我是知道的;你不持戒,虽然见我,但是你的心没有这么诚,所以他已经开悟证果了,你现在还要慢慢修行。”

  由这一段看来持戒、忍辱、布施、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万行,都要真心去做。若没有真心,马马虎虎的,那与佛法不会相应的,一定要往真的做。所以“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可度世。”这四句偈颂,是出家人时时刻刻都不应该忘的,都要本着这四句偈颂去做。持戒是最要紧的,我们不要以为马马虎虎就算了,你马虎一点就差得很远了。所以修行一定要认真,脚踏实地去做,不要飘浮,要实实在在地去做。

  “慈悲音”: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使一切众生听见释迦牟尼佛的这种声音,都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喜舍音”:喜,欢喜;舍,布施。欢喜布施。慈悲喜舍,这四个字合起来叫做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做布施,一定要生一种欢喜心。欢喜做布施,欢喜行布施。不要舍了之后,心里又觉得舍不得,这就是没有生欢喜心。释迦牟尼佛生出这种喜音舍音,令一切众生听见这种声音,都生出一种欢喜布施的心。

  “解脱音”:这个解脱是得到一种真正的自由,无拘无束,所以解脱了。解脱什么呢?解脱六道轮回这种生死的苦恼。以前有一个和尚向一位有名望的高僧请法,他说:“请问上座,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这位高僧对这和尚说:“现在谁把你绑住了?”说完了这句话,这个和尚即刻就开悟了,“噢!原来没有人绑住我呀!是我自己绑着自己。”自己若不绑自己,自然就得到解脱了。

  那什么叫做自己绑着自己呢?这个地方,我们各位要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看不破放不下,才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自在,也就是得不到解脱。你若能看得破,一切都明白了,把什么都放下了,就得到真正自由了;得到自由,也就是得到解脱了。无拘无束,无挂无碍,远离颠倒梦想。真放下就得到解脱,放不下就没有得到解脱。释迦牟尼佛现在说这个解脱音,我们大家也都应该把自己解脱一下,不要自己把自己绑着,不要把自己都罠到监狱里头,永远也得不到自由。怎么说自己把自己罠到监狱里呢?你要是没有在监狱里,就得到解脱;没有得到解脱,就是等于在监狱里一样。想到东边去,也不自由;想到西边去,也不自由;想到南边去,也不自由;想到北边去,也不自由。

  得不到自由,并不是说这个臭皮囊得不到自由,而是指这个“性”。这个自性若得到自由了,愿意活着就活着;愿意死,随时可以死的。死了也没有毛病,就这么一坐就死了、就走了,这是真正自由。这叫做生死由我不由天,愿意生就生,愿意死就死。愿意生,生到一百岁、一千岁、一万岁……都可以的;愿意不生,随时都可以回到本有的家乡去。愿意住这个“房子”,就住这个房子;不愿住这个房子,随时都可以搬家。你若愿住这个房子,有两种解释法:是识神得到自由了。这是属于阴的,它可以到纽约,也可以到欧洲、澳洲,任何地方都可以去。并且当地的情形,它都知道,但是它不能拿东西,它不能在纽约买东西,带回三藩市来,为什么呢?因为它属阴的。这是识神,它可以看见纽约的境界,但不可以在那里办什么事情的。

  另一个自由是本有的佛性。这佛性是属阳的,是全体大用的。它即使是在三藩市,说要纽约的东西,伸手就可以拿来的。你说这是不是很妙?是不是神通?这就是一种解脱的境界,无拘无束,无挂无碍。它就是比如举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像在一个房间里这么近,所以它愿意怎么样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都可以办得到的,这是属阳的佛性。所以你要是得到解脱、自由,就可以有这样的境界,但是有这样境界的人,也不可以随便显示。不可以说你要德国出品的某种东西,叫我到德国给你买来,我显显神通,就可以办得到,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佛入涅槃时,告诉所有的弟子,不可用神通的,你若用神通,那就得赶快走,不要留在这世界上。因为一般人没有神通,你有神通,令人对你生出一种惊世骇俗的心。总之,你能随心如意做到的事情,这是属阳的;做不到的,这是属阴的,是识神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要弄清楚。

  “无漏音”:什么叫无漏呢?就是没有无明了。没有无明,就得到无漏;即使你有一分无明,也得不到无漏。所以无明就是烦恼的根本,你有无明,就有种种的烦恼;没有无明,就没有烦恼。为什么你有贪心?因为你有无明。为什么你有瞋心?因为你有无明。为什么你有痴心?因为你有无明。所以这无明是烦恼的根本。为什么你有欲心?有这淫欲心?也因为你有无明。就因为你在这个最初的地方弄不明白,就造出种种的业来。你要是得到无漏音,就没有无明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发出种种的音,令一切众生由音声而悟道。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在娑婆世界佛教的本体在音声,以声音做佛事,所以有这表扬、赞叹、演说种种的音声。

  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

  “智慧音”:什么叫智慧?智慧度愚痴,有智慧就没有愚痴,有愚痴就没有智慧,这两个是不可并列的。可是我再给你们说一个比较容易明白的:智慧就是愚痴,愚痴也就是智慧。有人说那我现在愚痴就是智慧,我就用我这愚痴去尽量愚痴。如果你能尽量愚痴,那就是真正智慧了。又有人说:“法师!你讲这个道理,我怎样都不相信,智慧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智慧!可是我看那愚痴人尽做糊涂事,而有智慧的人就做明白的事。”不错,你讲的非常对,我说的非常不对。怎么样讲呢?因为愚痴可变成智慧,所以我说愚痴就是智慧;而智慧也可以变成愚痴,所以我说智慧也就是愚痴。前几天我讲“聪明乃是阴骘致”时,已经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不过现在再把它显出来。你要是有智慧,为什么就不会愚痴呢?因有智慧的人就有真正的自由,也真正得到解脱了。

  怎么说呢?有智慧的人不会做糊涂事;你要是愚痴呢,就尽做糊涂事,不做聪明事。愚痴的人得不到自由,他总是被动的;有智慧的人,不会被动,他有真正的主宰,真正的智慧,不论什么事情来,都能认识事情的好坏。好就去做,不好就不做,有真正的判断力,有真正的择法眼。愚痴的人就没有,明明知道不对的,也要去做。比方说我们都知道赌钱是一件不好的事,但是他认为或者在万万分里头有一分机会──要是赢了,就会发财。就因为有这一念的无明贪心,想去发这无明财,于是乎把所有的财产都输了。输了之后,他还不觉悟,心想:我就差了那一步,我就赢了,就发财了。好像去买赌券,一块多钱买八个字,如果签对了,就可得很多万元,而今就差一个字没中,如果再买,一定会中。你说这是不是愚痴?如果赌钱的人都能赢钱,那设赌的人就无法发财了。

  还有人抽鸦片烟,人人都说抽鸦片烟是吸毒不好,而愚痴人就说我试试看,试一次觉得没得到究竟,就一次再二次、三次、四次,一次又一次地试。一试验就上瘾了。再不试就不可以,你说这是不是愚痴?一个好端端的人被鸦片烟支配得鼻涕、泪水,全身不舒服,一定得赶快再拿钱去买这东西,来支持自己的精神。这都是愚痴造成的,使你得不到自由。怎么得不到自由呢?吸鸦片烟的人以为吸鸦片烟是种自由,欢喜去做,其实当你不吸,犯瘾时,那是不是自由呢?乃至于其他一切一切都是这样,你去做什么不应该做的事都是愚痴,没有智慧。你要是有智慧就不会颠倒,不会去做不应该做的事。

  “大智慧音”:有大智慧者一见就可见到底,不必等到事情到不好的地步才发现,即能预先看到这事是不可以做,如果做了,将来结果是很不好的。他有大智,大慧,才能不做糊涂事情。什么叫大智大慧?研究佛法是大智大慧。研究佛法的人,才能得到真正自由,所以是大智慧。

  “师子吼音”:狮子是兽中之王,它一叫百兽皆惧,一切兽类都吓得站也站不住,跑也跑不动,措手不及。甚至连老虎、豺狼这一切凶猛的野兽,也都吓得不知怎么好。百兽闻之皆脑裂,脑袋都吓得爆裂了,吓得愚痴了。

  “大师子吼音”:平常的狮子吼就如此厉害,大狮子吼这种声音,更是远近皆闻。

  “云雷音”:好像云彩里打雷的声音。

  “大云雷音”:这种雷声音比普通的声音更大,这是说佛法就好像天上一块大云彩,普照大地,普荫大地。这种雷声一响,世界各处都闻见,表示佛法普及一切众生。有云和雷就会下雨,下雨表示佛法普润一切众生的根性,令一切众生得到法雨的滋润。这法雨落到世界上,大树就得到多一点的法雨,小树就得到少一点的法雨,花草也各得其长,各得到应得的雨量。佛法也是这样子,众生得到法雨的滋润,也是各得其长,每一种佛法使每一类众生都得到滋润,法身慧命增加,开大智慧。所以释迦牟尼佛“出如是等”:“等”就是上面种种的音声。“不可说不可说音已”:“不可说”是一个最大的数目,说不出来那么多的音声。已,完了。出这么多种的音,完了之后。

  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 遍净天。

  前面佛放无量大光明云,演说种种的法音,使众生返迷归觉,舍邪归正。现在又有这个“娑婆世界”,娑婆是印度话,叫堪忍,又叫极苦。“极苦”是对西方极乐而言的,西方有极乐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极苦的世界,又叫“堪忍”,言其众生堪能忍受这种的痛苦。“及他方国土”:和其他的地方,就不是我们这娑婆世界了,是他方世界的国土。

  “有无量亿天龙鬼神”:有没有数量那么多,天上的龙和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也一齐来到三十三天的这个天宫了。“所谓四天王天”:又有四天王天,这四天王又叫护世四王,保护这个世界的。四天王是在须弥山的中间,忉利天就在须弥山的山顶。这个四天王,有东天王、南天王、西天王、北天王等四方的四大天王,东方的天王就叫持国天王,南方是增长天王,西方是广目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四大天王所住的天,人的寿命有五百岁,以人间五十年为四王天的一昼夜。四王天和我们这个世界是最接近了,人世间谁做善、做恶,都由四王天来管着,管着我们这个人间的善恶,这是“四天王天”。 “忉利天”:前面已经讲过了,梵语忉利,此云三十三天。又叫能天子,他在三十三天这个地方,能做天主。

  “须焰摩天”:是日月光照不到的地方,那么他那个地方是不是黑暗了呢?不是的,每一个夜摩天的天人,自己身上都有光的,所以不须要日月光的。这个天怎么叫夜摩天呢?夜摩天也是梵语,翻到中文叫善时分。为什么叫善时分呢?它这个天没有日月光,日月光到不了这个天,因为太高了,日月光都照不到它那个地方。它以莲花开合分昼夜,莲花开了是昼,是白天;莲花合上,就是晚间了。忉利天的寿命是一千岁,活一千岁,以人间的一百年作为忉利天的一昼夜。这夜摩天呢?寿命一千五百岁,身量高有一哩半。忉利天的天人身量高一哩,四王天的身量高,就半哩。这每一层天往上去就加五百岁寿命,加半哩的身量,越往上越高,越往上寿命越增加。

  “兜率陀天”: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知足,这个天就叫知足天。兜率陀天有内院、外院。内院就是弥勒菩萨现在住的地方,外院是一般的天人所住的。兜率内院,三灾到不了,兜率外院就会被三灾给毁灭了。

  “化乐天”:有一种快乐,是变化性的快乐,非常快乐,变化出来的快乐。

  “他化自在天”:这个天的这种快乐是由其他的天所化现出来的,他有神通,把其他天的快乐都可以转移到他这个天这边来。他化自在天所住的就是天魔,是天魔所住的地方,不是真正天上的神或仙所住的,而是天魔所住的。

  以上叫六欲天,这六天就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六欲天呢?这儿的天人,虽然生到天上去,但是还有淫欲心,还有不清净的思想。我在暑假讲《楞严经》时,已经讲过这六欲天了,不过相信你们都不欢喜要,所以又都送回来给我了,所以我现在再送给你们。六欲天的天人都有淫欲心,四王天和忉利天的天人行淫欲,和我们人间的人是一样的,为什么一样呢?他们都有形体,四王天的天人也一样要结婚,忉利天的天人也一样要结婚,都有夫妇、父子的情形。四王天的天人生孩子,一生出来的小孩子有多大呢?就有人间小孩五岁那么大。忉利天呢?就有七岁那么大,夜摩天就有十岁那么大。小孩子一生出来就这么大,坐在天人的膝盖上。生出来,等一等吃一种自然的天露(天的甘露),他吃这天的甘露,是自然化现出来的,等吃完之后,没有好久,就变得和一般的天人一样大了,也就是身量有半哩高,寿命有五百岁那么长,这是四王天。

  这有四句偈。在暑假时我已经讲过了,我现在再讲一遍,我若不再讲,相信你们都忘了。

  四王忉利欲交抱,

  夜摩执手兜率笑,

  化乐熟视他暂视,

  此是六天之欲乐。

  所谓“四王忉利欲交抱”,四王天和忉利天淫欲的行为,和我们人间的人是一样的。“夜摩执手兜率笑”,夜摩天男女这种情欲就是互相握握手,好像西方人互相握手,在天上夫妇这种夫妻的性行为,只有握一握手这就算了,这是夜摩天。兜率天呢?男女行淫欲只互相笑一笑,因为那个地方的天人平时不笑的。为什么不笑呢?因为情欲太轻了,几乎没有情欲了。在六欲天天上,越高一层,欲念就越轻一点。为什么在我们人间修道的人要去欲断爱,要没有这个欲念呢?也就因为你欲念多,你的愚痴就多一点;你若欲念轻,智慧就增加一点。

  欲念就属于五浊恶世,所谓“五浊”,什么“浊”呢?就是这个“欲念”是最污浊,最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在天上四王天的这种欲念,这种情欲和我们人间一样的,忉利天比较四王天就轻一点,夜摩天就互相握一握手,“夜摩执手兜率笑”。

  兜率天他就互相笑一笑,你不要以为笑就是好啊!我们人间的人以为笑就是好事,“笑”也就是有一种情欲的作用,所以你到这夜摩天啊,这天人都是愿意自己修行用功,很少人与人之间互相握手,这握手就是男女夫妇间行这种性行为。“兜率笑”,兜率天对着笑一笑。

  “化乐熟视”,这化乐天的男女熟视。“熟”,就是看的时间久一点,譬如或者一分钟,或者五分钟,互相看一、两分钟这么熟视。“他暂视”,他化自在天,就这么一看就得了,不是看很久。六欲天男女的性行为就是这样子的,因为它越往高一层欲念就愈轻一层。你若欲念不轻呢,你也生不到那个天上去;你生到那个天,也都没有多少欲念了,所以这是六欲天的欲乐。

  初禅有三天,二禅有三天,三禅有三天。初禅三天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梵众天”:什么是叫“梵”呢?梵就是清净的意思,这个初禅天的欲念更轻了,所以就叫“梵”。梵,这个地方所住的一切天人都是清净的,这是梵天的天民,所以有“众”。

  “梵辅天”:这也是清净而做天上的宰官,在天上做官的,所以叫“辅”,就是辅佐大梵天王。

  “大梵天”呢?就是大梵天王所住的地方,他是一个很用功修道的人,但是他只知道修天福,而没有得到开悟证果,所以修道修完了之后,他就生天了,生天就做大梵天王。这大梵天王,有梵众天、梵辅天来拥护他,这是初禅三天。

  这“初禅三天”叫“离生喜乐地”,离开生死,那个地方非常欢喜的。在我们人用功得到初禅的境界,可以到初禅天上去,可以见到天上大梵天王,大梵天王的宰官、老百姓。你能到初禅天的境界,你的脉就停止了,你那么一打坐脉不动。我们一般人的血脉若不动呢?这就死了。但是你这种境界,是因为你这个自性能到达初禅天上去。你身体上的血脉、脉络停止了,不流动了,但这并不是死,这也可以说是入初禅的定,或者入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三个钟头、五个钟头,或者一天、两天、三天、五天、十天、二十天,你这脉都不动。脉不动,可是身体不会坏,我们一般普通人死了,到了七天之后,肉就臭了,身体坏了。但是你能用功有这种境界,你的身体不会坏的,不管入定多少日子,这个身体还是一点都不会坏的,这是入到初禅三天。

  “二禅三天”,是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怎么样能生到这天上呢?就是要去欲断爱,没有淫欲心;你若有淫欲心,那么不能生到这个天上了。这每一层天比每一层天都高一个阶级,为什么阶级能高一层呢?因为他这个欲念没有了,欲念轻了,一层比一层的欲念就减少,减轻。

  这二禅天,有少光天,这个天的天人身上也都有光,这个光比夜摩天的光更大了。不过在这一层天,在这二禅三天中,这少光天的光较其他两层天的光都少。为什么他有光呢?就是因为他在世间上的时候持戒清净、专守戒律。梵众天、梵辅天也是守戒律的,不过守得没有那么好,清净是清净,但没有发光。少光天守戒律不单守得好,而且生出一种光明来,所以生到这种天上。

  “无量光天”:前面那个是少光,这个光呢?有无量光,没有数量。

  无量光天再上一层就叫“光音天”。这光音天的天人怎么样讲话呢?就用光来说话。所以讲光学,好像电视都有一点电光的作用,由光来代表说话。这光音天的天人不讲话的,并不是说他不会讲话,而是他不用语言来说话,就用光来说话。有的法师就批评说光音天的天人是不讲话的,没有语言,没有文字,用光来代表语言、文字,他根本就不会说话。不是这样子的,他若不会说话,这光音天不就都变成哑吧了?那比这会说话的有什么好呢?这光音天既然是用光来代表说话,他自己变成一个哑吧,那生这天上也没有用啊!所以我说他也是有语言,不过他不用语言,就像我们人间有文字似的,由文字来代表语言。但是不是说单单用文字,就不要语言了。

  他用光就好像我们人间的文字一样,用光来写字,好像传真机那种性质,一定是这么样子。并不是说他就只用光说话,没有语言,不是的。所以讲佛法,你一定要把佛法和世间法互相这么一计算,那就知道了。你不要像有些法师就说,他那里没有语言文字,是哑吧,光音天的天人不会说话的,这他简直是不懂的。这是二禅天,人若是参禅得到二禅天的定力,这叫“定生喜乐地”,由定中生出来一种喜乐。得到这种境界,入这种定的人,是怎么样的情形呢?把他的呼吸气也断了,没有呼吸气了,呼吸气都停止了,这是二禅的境界。那么到这二禅的境界上,也并不是说,我的功夫就不得了了,就是最高了,不是的。

  你们用功的人,现在问一问自己,到没到这种程度呢?是不是脉也断了?呼吸气也断了?一打坐就呼吸气断了?没有。没有,就要用功去;若不用功呢,那你这生死就不能了。你就是到初禅、二禅,生死都没有了,所以这用功呢,不是说我见了一点小境界,见到护法菩萨来了,又见到谁了。我们在打坐时,即使见到光,这都是小境界,不要着住了。或者打坐,坐在那个地方,自己就晃起来了,不是你想要晃。你不想要动,但它动了,动了后,你想要停止也止不住,这都是六种震动的作用,六根,大地六变震动的表现。这个时候并不是真正的功夫,你还要往前去努力去才可以。你们若没有到初禅、二禅的境界,那就不能懒惰的。你懒惰生死就不能了,不能了,将来是很危险的,是个危险人物,不是这么容易就可以做一个和尚的。所以你一天懒,就是要往地狱里钻,你若想不到地狱去嘛!那就要勤力一点,勤加用功。

  你说,哦!我一用功就觉得不舒服了,很难受的。你到地狱,那比现在还难受,那更不舒服了。你现在要想舒服,将来就不舒服;你现在要是用点苦功,将来就会舒服。所以你自己算一算这数,你要是到地狱去的时候,那就不知道多长的时间了,那无间地狱是没有出来的时候,一天到晚都在那儿受罪。为什么到那个地方受罪去?就因为你出家作沙弥的时候很懒的,你不用功,不学佛法,现在叫你受罪、自在自在,到地狱里去自在。

  “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这是三禅天。前边初禅,叫“离生喜乐地”,二禅叫“定生喜乐地”,三禅叫“离喜妙乐地”。初禅脉停止了,二禅气停止了,三禅念停止了,念佛的这个念。初禅天,虽然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已经清净了,但还没有光,不是没有光,有光,但光非常的微弱。二禅天是有光了,比那清净的更清净了。这个也有一个粗的比较,比较什么呢?就比较那个“地”,扫了头一次地,扫得干净了,是清净了,这比喻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楼板的地扫清净了,没有打腊。没有打腊,它就没有光。我们讲这世间法,没有打腊、没有光;那么你打腊有光了,这个楼板它有光了,这是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这是二禅天。

  三禅,这少净天,打完腊你还要把它擦,擦它才能很光的。擦完了,或许地下也有一些个尘,或者扫把上的那些毛,都没有清理干净,没有完全收拾好,所以光是有了,但是还没有干净。这三禅天呢,干净了,所以叫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把地打上腊,又把它擦得光明湛亮,一点尘埃都没有了。你不懂得天上的境界,就用楼板想一想这个道理,那就可以了。

  那么脉停住了,脉是血,属于血脉,脉停止了,这就是清净了。气要是停止了,就发光了。第三禅天呢?念停止了,你这妄念完全都停止了。初禅天虽然脉停止了,但这里边还有这个念,还有一念。二禅天呢,这个念也没断。三禅天,这个念停止了,他不会这个念生,那个念又起,那个念生,这个念起。我们一个人在一刹那间,就有九十个生死,在每一个生死里又有九百个念,所以在很短期间内,就有这么多的念。但是到三禅,这个念就断了,念停止了,一念再不生前念、后念,后念又生后念,不生了,念也在这儿停了,这是三禅的境界。不单脉停止了,气停止了,连这个念都停止了,念也没有了。你坐了一个月,也不知道是一个月,坐一年也不知道是一年,没有一个时间性,也没有一个空间性。

  但是坐在这个地方,你入这种定,并不是死,愿意回来还可以回来。你愿意回来,你这念不是停止了吗?啊!(一想起来)我怎么在这儿打坐呢?啊!这念又生出来,又回来了。因为三禅的境界是连念都没有了,所以叫“净”。如果你有念,还不能谈到净,就好像那个尘似的。你有这个气,也不能谈到光,你这个气停止了,你的光就现出来了。你的脉停止了,你身上才觉得清净。你气停止了,才有光;你念停止了,才是真正谈到净了,所以这叫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这是第三禅天。第三禅呢,就叫“离喜妙乐地”,把那个喜呢,又要离开,好像我们人生出欢喜心,就以为是好的,但这个都要离开它,连欢喜都不执着了,这叫离喜妙乐地,生出妙的作用来。

  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

  “福生天”:怎么叫福生天呢?因为在这一层天的人,苦因已经尽了,乐非常住。他苦也没有了,乐也不执着了。什么叫“苦因已尽,乐非常住”呢?因为在初禅天,虽然得到初禅,脉已经停止了,可是他还有苦恼。到二禅天、三禅天,这苦恼还没有断。到四禅天,这福生天,“苦因已尽”,他这苦的种子,已经没有了。可是苦的没有了,是不是就乐呢?他也不执着于这个乐,所以叫“乐非常住”。初禅的苦恼,已经离开了。二禅的忧悬,二禅天的天人,他有一种的忧悬,这种忧愁还没有断。可是到这四禅,已经断了,所以这二禅的忧悬也没有了。

  那么什么是苦的因呢?苦的因就是“欲”,“欲”就是苦的因。什么是欲?就是欲念、欲望,英文叫Desires。这个欲就是一种苦的因,你若没有欲,就没有苦了。你若没有淫欲心,就没有苦因了,苦因就没有了。到四禅天的天人就没有淫欲心了,淫欲心断了,所以才说“诸欲杜绝”,这一切的欲都没有了,都断绝了,粗重的相都灭了,所有这些个有形色、很粗的相都灭了。粗重相灭了,他就得到一种清净的福德,这种的性,所以叫福生天,这清净的福生出来了,就叫福生天,这是四禅天的第一个天。一般人就光知道天,你知道有多少天呢?在佛经上有六欲诸天,又有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呢?就有九天,九个天。这福生天是四禅天的第一层天,他因为清净的福生出来了,现前了,所以叫“福生天”。

  第二叫“福爱天”:这福爱天就是 lovely , lovely 什么呢?lovely 这个福,爱这福,所以叫福爱天,也就是爱这个福的天。这个天是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

  福无遮中,得妙随顺

  “舍心圆融”:他这种舍啊,到了圆融无碍的境界上,不能舍的他也舍了,能舍的他也舍了;放不下的也放下了,放得下的更放下了,所以这叫“舍心圆融”。“胜解清净”:胜,英文叫 victory。他得这种的胜解清净了。“福无遮中”:他这个福不知有多大,这种没有可遮盖住的福,超出天地之外。“得妙随顺”,他得到一种随心如意的境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妙随顺,随心如意。在这个时候,苦乐双离──也没有苦,也没有乐了,苦乐都离开了。

  苦乐既然离开了,他也不碍这种的有,这叫色界有。但是在这个有界中,他若欢喜的话,他也可以爱乐,所以他这种积蓄日久的功德,他另外有一种的爱求,另外有一种的希望,什么呢?他的希望就是在福爱天的上边这两种天,这两种天是什么?一个广果天,一个无想天,他希望这两种天的境界。可是广果天是四禅天之一,无想天是外道所住的地方,在没有到广果天之前,就在福爱天这个地方,也可以到广果天去,又可以到无想天去。这无想天就是入了外道的境界,所以在这个地方就很容易走错路,因为这个地方有个岐路。所以虽然是生到天上,也容易走到外道那个天上去。

  什么叫“广果天”呢?这广果天就是凡夫的果。六欲诸天这都叫凡夫,凡夫所得的果位,超不过广果天,没有广果天这种的境界这么好。这广果天,他离开下边这个天的这种染污,在这广果天,他的这种快乐是无穷无尽的,他的这种神通,也是妙用无穷的,所以生到广果天也是不容易的。到了这广果天,比在福爱天所得的这种妙随顺,更加深一层,不单随顺,而且还得到广妙随顺。所谓“随顺”,就是随心如意他所修的这种果,他想要希望的,就能证得这种的果,这是广果天。

  “无想天”:什么叫无想天呢?无想天他思想断了,可是断不是永远的断,他只断五百劫。他的寿命有五百劫,在他一生里边,思想不起,没有思想。可是在五百个劫里边,他有四百九十九个劫没有想,有一个劫里边他有想,这一个劫,在前半个劫他的思想灭,灭半个劫,不生起来,等到最后的那半劫,这个想又生出来。所以这个无想,就是说他一生很少时间有着思想。这一个天上,完全是外道所住的地方。外道在这一层天上,他自己以为是究竟的天,他自己以为在这会儿,就可以得到涅槃了,所以就在这个地方修行,修行修行还是要堕落的,这是外道所住的地方。

  “无烦天”:烦就是烦恼,这层天上的天人没有见思烦恼,见思烦恼都断了。什么叫见思烦恼呢?“见”,就是对着境界生出一种贪心来,这叫见的烦恼。“思”,对理论不清楚、不明白,就生出一种分别心,这是思惑。见惑、思惑,没有这种的烦恼,所以他没有一种烦热的烦恼。也没有苦,也没有乐,苦乐双亡,在这苦乐双亡的境界,他没有斗争心,没有斗争心,所以他这个烦恼也就没有了,烦恼没有就得到清凉,得到清凉就叫无烦天。

  “无热天”:热就是热恼,那个天上非常清凉,没有一种热的烦恼。“善见天”:怎么叫善见天呢?这层天,他这种见非常广大,非常的远,见得非常远。

  “善现天”:也就是有一种很微妙的变化,变化一切乐的境界。“色究竟天”:这以上所说的天,都叫色界天,这个是色究竟天。

  “摩醯首罗天”:摩醯首罗天是梵语,翻成中文,就叫大自在天。这大自在天,他有八只手,有三个头,骑着一头大白牛,所以他认为他很自在的。这摩醯首罗天,也叫大自在天。以上所说的这十个天,无想天是外道天魔所住的地方,那么其他九个天,合起来就叫四禅天。这四禅又叫“舍念清净地”,前面初禅脉住,二禅气停住了,三禅念也停住了,四禅呢,舍念,叫舍念清净地,把这个念也舍去了,没有了。

  “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乃至于有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就包括着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非非想处天,就是他连识都没有了,所以叫“非非想”,但这“非想”,又不是没有了,他还有少少的,所以也不是没有想,这叫非想非非想处天。

  “一切天众”:一切所有的天众,很多很多的。和“龙众”:这龙也很多。“鬼神等众”:这有鬼、有神,也很多很多。“悉来集会”:都来到忉利天宫这个法会来集会。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

  如前面说有那么多的天,这么多的鬼神、天龙等,都还没有说完。“复有他方国土”:他方是指其他的世界,其他的国土。“及娑婆世界”:不是单他方国土,他方世界的鬼神,而是和这娑婆世界的鬼神一起也都在这儿。“海神、江神、河神”:什么叫海、江、河?这都是有水的地方。佛在《长阿含经》中讲到海、河、湖从什么地方来的,这是因为世界有太阳,太阳就有热力,有热力就有炙,有炙就有汗出,江、河、湖、海,都是由这汗而成就的,不单人有汗,地也有汗,树也有汗,一切众生都有汗。太阳无论晒到什么地方,它就有一股热力,这股热力就叫“炙”。

  在这世界上就是汗出太多了,水多就变成江河。尤其水是遍一切处的,尽虚空遍法界,什么地方都有水的。例如《楞严经》上讲在月明的中夜,用水晶珠盘向空承接露水,这水就来了。所以由这个证明水是遍一切处的。但虽是遍一切处,有时候我们看不见它,这是因为它有水的性,而没有水的体。就如同人有佛性,我们看不到佛性,只看到人的体一样。水有水的性,水有一种湿性,一般地方都有很大的湿气。所以这证明到处都有水,也到处都有火。可是水性火性是互相合作,而不是相互冲突的。那为什么又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水呢?天地和水是相连的,而四大天王有避水珠,如果没有避水珠,这世界上统统都是水,淹遍全世界。所以水不是到处都有的,这道理讲起来是很妙的。

  什么是海呢?海可当晦字讲,晦是黑暗的意思,就是说海里边很黑暗,你到海里边睁开眼睛,看不见里边有什么东西。海大得很,你什么也看不见,你不知道它有多深、多宽、多大,这叫海,也可以说是个大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晦昧不明的意思。海有很多神,龙王就是海里的神。海神中有一个叫海若,一个叫阳和,海若这个海神是兽类,不是虫类。它有十八条尾巴,八个头,长得和人的面貌一样,有八条腿,这是海中最高的神。其他还有很多神,如果你们打坐时见到有这个样子的,不用害怕,它是海神来供养你,不要以为它的样子怪,就害怕了。

  江字怎么讲?江和海有什么不同?江比河大、海比江大;江很宽,但不太深;河没有江宽。因为海是大的,是万流之主,所有江河湖都汇归到海里,无论多少江,它都能收下,不怕多,是容纳万流的。江就不同了,要往旁边的地方发展;海水则不往其他的地方流。江当做公讲,指它很公平的。另一种意思是“贡”,在中国所有江、淮、河、汉出产的东西都要进贡皇帝,所以叫公也叫贡。

  河也有一种讲法,这种讲法也不容易知道,就是“掌”也,河上没有风浪时,河面非常平静的如同手掌般,水平如镜。以上河神、江神、海神皆是水里的神。

  又有“山神”:山可当产字讲,又可当生字讲,在山上可生长东西。又可当虚字,虚发万物的种子。

  “地神”:地当底字讲,它在最低下,还能生长万物,又能运载万物。

  “川泽神”:川,穿也,言其能穿过地,它能穿过本来没有水的地方。泽,也是有水的地方。

  “苗稼神”:什么叫苗呢?植物从地里生长到某一高度叫苗。稼是种子,种子种入地里时叫稼,收成是叫籽。

  “昼神”:管白天的神。

  “夜神”:管晚间的神。昼夜的区分是晚上十二点以后属昼,白天十二点以后属夜,晚上十二点虽非正式有太阳,不过那时阳气已经生出来了,所以人们往往在早上天亮三点到五点时会有淫欲心,那是阳气生出来了。如果你没有淫欲,那就变成智慧。你往这边走,就变成智慧;你往那边走,就变成淫欲。这也就好像广果天、无想天之间,有一歧路、叉路。你往这边走,就是你存着正当的思想,它就帮助智慧;你往那边走,就帮助欲念。白天十二点以后属阴生,等到晚间也会生淫欲心,你不往淫欲路上走,就会往智慧路上去,阴阳这里边都有两条岔路,全凭你自己如何走。

  “空神”:空神是谁呢?空神就是〈楞严咒〉前面阿难偈颂中的舜若多──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你们听经不要听过去就算了,以为这是没有贪心,连法都不贪。不贪佛法,可也不要贪世法,你若不贪佛法而贪世法,一天到晚算钱,那也是一件麻烦的事。

\

  “天神”:天上的神。

\

  “饮食神”:饮食也有神,人每天即使喝一口水、吃一个水果、吃一样东西,都有神管的。你若信,它有的;你不信也一样有,只是你不知道。不是说我不信就没有,那是愚痴的说法。你信这个神,也有这个神;你不信这个神,也有这个神。以前北京有位段正元,一般人叫他段师尊。他就曾遇着这么一个人,专管世间人一天谁吃多少东西,喝多少水,喝多少酒,吃多少糖,都有一定的。他如何管呢?他天天睡觉,而他父亲是位连长、营长这类的官员,手下有四、五百人。他这儿子二、三十岁了,不做事,只会成天睡觉。他很生气,心想我都五、六十岁了,还要做工赚钱来养你,而你二、三十岁了,却不设法自己做工维持生活,你一点工都不做,这在世间有什么用呢?不禁骂他这儿子,儿子却说:“你做人间的官,我做阴间的官。”“你做阴间的什么官?”“每天所有的人吃多少,喝多少东西,都是由我分配,由我来给他们的。”他爸爸说:“你胡说八道什么?人吃东西还要别人分配,没有这个道理嘛!那么你知道我明天吃什么东西,你分配给我看看。”

  “请等等,等我睡一觉才告诉你,现在我还不知道。”他父亲气得不得了,真是胡说八道,我吃东西还要你来分配?等到他儿子睡醒了,儿子告诉他:“明天你没饭吃的。”他大笑道:“我做这么大的官,会没有饭吃?那我吃什么?”他儿子说:“你明天只吃一个臭了的鸡蛋,和半碗糊了的小米粥。这是你明天的饮食。”“我那么有钱有势,怎么可能吃这么点,还是又臭又糊的东西?”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他赶紧杀鸡、宰鸭,又预备鱼肉的,弄了一堆好吃的东西,正准备吃时,他的上司来了一个命令,要他即刻出发到某某地方去剿土匪,刻不容缓的,连一秒钟都不可停留。这下煮好的东西,连碰也不能碰的要赶去打土匪。这一仗打得昏天昏地,他打土匪,土匪也打他,打得落花流水,非常热闹。折腾了半天,把土匪打跑了,他们也没饭吃,好不容易看到一户人家,想找东西吃,那却是个最穷的人家。这家人说我什么东西也没有,找了半天,米也没,面也没有,菜也没,只有一个臭蛋和半碗糊了的小米粥,这还是准备要给生小孩的产妇吃,现在你要吃,可以,我们宁可不吃。做官的饿得不得了,拿过这些东西就吃了,而他手下并没有想要吃丰富的东西,所以出兵前个个很早就吃饱,就他没有吃。在他吃了一个臭鸡蛋及半碗小米粥之后,才想到儿子昨天说他只吃这些东西的话,今天果然就吃这些东西。由此之后,知道他儿子的确在阴间当官,所以也就由他去了。这就是饮食神。

  “草木神”:草有草神,木有木神,树有树神。树,竖也,竖立,竖起来。在南赡部洲(南阎浮提)有棵树王,是最大的一棵树。树木大的时候,叫鬼神村,是鬼神所住的地方,鬼神就依着大树来住,如果没有这种树,鬼神就要受苦;有这种树,鬼神住在树的地方就觉得很快乐。所以大的树木就叫鬼神村。

  在三国曹操那个时候,有棵大树,大家称它神树。曹操不信,还叫人将树砍了,以后他便得了头风,一天到晚头痛,后来请华陀给他治病,就是因他得罪了鬼神〈树神〉。在《四分律》上说,不准比丘砍一切的大树,大树都有鬼神住着。例如在南华寺有棵樟树,向虚云老和尚求受戒;在南岳津山老人有一棵白果树,结白果的树也去受戒。树神受戒的例子很多,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我方才说你信这神,这神也存在;你不信有这神,这神也不是没有。一般人都会说信就有,不信就没有,但在这里是:你信也有,你不信也有。就好像地里头有金矿,不管你知道有金矿或没金矿,信或不信,这金矿在地里头都有的。你信,就是知道有这个神;你不信,是你不知道有这个神,并不是这个神就没有,而是你根本就没有知识,没有这种智慧。所以我们不能跟着一般人的错误见解走。

  “如是等神”:这许许多多的神,不仅仅是所提出来的这些,其他还有很多神。“皆来集会”:都来忉利天听佛说法。

  现在三藩市发生很多天灾人祸,最近有个飓风,在灾区死了九十多个人,这种灾难是由于众生恶业的成熟,所以就发生了。有人说去年五月间,依据科学预测应该会发生地震,结果我开了一张保单,保证只要我在三藩市一天,就不会有地震;我如不在三藩市,到旁的地方去,那就不管了。因为我不喜欢发生地震,而掉到海里去,也不愿我身边的人掉到海里。为什么?因我不愿见龙王,不愿与八个头、八条腿、十八条尾巴的海神做朋友。这头是四个男四个女的,一个身体生出八个头,四对夫妻头很奇怪,它做的事也是奇奇怪怪,很特别的。所以我不想和它打交道,也不想让和我一起住的人去见它。这并不是我自私,因为见到它,也做不出什么好事情。

  今年有人告诉我三月、四月又有地震来,对这次地震,我是不是可以再开保险公司,让人来买保险呢?还是一样的。总而言之,我去年说的话,你不要忘了,我在三藩市一天,就保证不会有大的地震,但小小的问题我可不担保。因在这末法的时代,天灾、人祸会很多,所以希望大家多念观世音菩萨,多念地藏王菩萨,这样三藩市会稳如泰山,不会有大的问题。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复有他方国土”:为什么叫复有呢?因为不仅仅前面那么多的菩萨,和天龙八部来到这忉利天,还有从他方国土来的。土在佛经上读ㄉㄨˋ,仍当土字讲。他方国土,就不是这个娑婆世界,而是其他世界,其他诸佛的国土。“及娑婆世界”:还有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译成中文叫堪忍,言其众生堪能忍受这种的痛苦,所以叫娑婆世界。“诸大鬼王”:一般人讲这个诸字,是当多字讲,我和其他人不同,怎么不同呢?我讲它不是多,是少字,就只是一个。有人说你讲错了,中文这个诸字都是当多字讲,为什么你当少字讲,说它是一个?我就欢喜当一个讲,为什么欢喜当一个讲呢?因为我很愚痴的,数目多了就记不住,一个容易记,两个就要费脑筋想一想才能知道。

\

  那么“诸”当多字讲,究竟是多少呢?没有数,没有数就很麻烦,所以我当一字讲。诸就是一,一也就是诸;多也就是一,一也就是多。我讲经和人不同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诸大鬼王,我说就是一个鬼王,哪个鬼王呢?我现在讲那个鬼王就是那个鬼王,有瞋目鬼王、有摄毒鬼王、慈心鬼王、这一个一个的,我不把它混在一起。又者,这诸字可以当语助词,诸大鬼王就是那一些个大鬼王,也就是那一个大鬼王。这个“诸”为什么我又当一字讲,这是我一个不讲道理的讲法,现在解释给你听。因为若我不解释,你始终是心理不服的,认为我讲经讲错了,所以现在给你解释解释。

  这个“多”从什么地方来的?你找一找它的根源,是从一个的那个地方来的,甚至于一个都没有,所以多既然是从一那儿来的,你不妨就从第一那儿计起,你记着第一,就可以知道第二,又可以知道第三,以此类推,可以说,一就是无量,无量也就是一。“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所以我们修行都要归一。修行,修什么?修这个心。心要怎么样子呢?心要专一,所谓“得一万事毕”,你要是得到这个一了,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修行也就要修这个一,要修你的念专一,念要是专一了,才能开智慧;念要是不专一呢?那是向外驰求。你要是能一念不生,那更妙。

  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虽然经文说有这么多鬼,你要是一念不生,一个鬼也没有;不但鬼没有,连一个神都没有了;不但连一个神都没有,连一个佛、一个菩萨也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才是什么都现前了,在这个时候,佛也来了,菩萨也来了,声闻、缘觉、辟支迦罗什么都来了,为什么他来?就因为你没有了;你要是有,他就不来。妙就妙在这个地方,所以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也就是在“诸”这个地方。

  这个“诸”,你不要当“诸”,就是一个。一个也没有来,这个诸大鬼王,一个鬼王都没有,都跑了。鬼王没有了,这个世界也没有了。这个世界没有了,那你还担心什么?无忧无愁,无挂无碍,那时候所谓“性尽闻寂参天地”,性就是尽人性、尽己性、尽物性,这时候你就是天地,天地就是你;你就是诸佛,诸佛就是你,无二无别,哪有一个你我他呢?哪有这么多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呢?没有的。一切都没有了,那你还有什么烦恼?什么烦恼也都干净了,那时候真是清净至无余,“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你看这种境界,真是妙不可言。

  妙不可言,那么就不要言了吧?不要讲了吧?还是不行!因为我欢喜讲,还要再讲。不可言,不可言,谁知道啊?谁知道那个不可言呢?讲什么呢?讲诸大鬼王。这诸大鬼王很凶,鬼嘛!都是凶的。我讲这鬼,有一个讲法,鬼的腿很长,有多长呢?喔!不知道有多长,我也数不过来,他是有几丈长。总而言之,这个鬼字,即使是中国的一些个 Professor〈教授〉,对于这个鬼也都不认识,因为鬼的腿太长了,一般人看不见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单讲这个鬼字就是归也──鬼者归也。所以中国有一句话,人死就是回家似的,归回去了,归到什么地方去?归到犯罪的地方去。鬼者归也,也就是归到地狱里去,以为地狱就是他的家,以为地狱就是他回去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迷了。我再讲一个英文的讲法,英文鬼字叫 ghost,这个字和英文去 go 字同音,就是去了,去干什么?他以为去那地方好好玩,是最好最好的。其实到什么地方去?跑到刀山上去!剑树上去!油锅里头去!跑到这些地方去!一天到晚 go! go! go! 就是 go 到地狱去,go 到饿鬼里头去,go 到畜生里头去。所以中文讲法应该是归回来,英文讲法就是 go,这是我的一个简单解释。那么这一个大鬼到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也没有去,就只是在地狱里。

  “所谓恶目鬼王”:这个鬼,腿虽然长,但是眼睛很凶的。恶目是你一看到他的眼睛,就打颤颤,他的眼睛就有那么凶恶。

  “啖血鬼王”:他专门喝众生的血,尤其哪个地方有血,他都要去喝。

  “啖精气鬼王”:印度话叫毗舍阇,<楞严咒>上那个毗舍阇,就是啖精气鬼王。他欢喜吃人的精气、五谷的精气。好像我们人的精气为什么无形中就衰了?就因为有这种鬼,它来把你的精气给吸去。

  “啖胎卵鬼王”:啖胎卵鬼王是吃还没有成形的胎。如有的胎儿不足月就生出来,当胎衣落下来,都由这种鬼吃去。卵是鸡蛋之类的,他也吃。为什么做这种鬼呢?这种鬼在生的时候好杀生,杀生所得的肉,不要说旁人,就是自己的太太也不给她吃,不但不给肉吃,连血也不给她喝,不给她饮。他自己杀的生,他自己吃,自己饮。那么他连太太都不给吃,何况其他人呢?其他人他更舍不得了,这就表示他悭贪,所以死了就做啖胎卵鬼王,到处去吃这种迈迈东西,因为他在生悭贪。

  “行病鬼王”:行病鬼王就到处去洒瘟疫的流行病、传染病,这都因为有一个行病鬼王到处去散播疾病。

  “摄毒鬼王”:这摄毒鬼王是个好鬼,不是个坏鬼,你有什么毒气,他都可以帮你吸去,因为他是救人的。这个鬼是菩萨化身的,是来救度众生的,不是他给人家毒,而是不管谁有毒,他可以帮你把毒给吸出来,这是一个好心的鬼王。

  “慈心鬼王”:他的心是慈悲的,虽然做鬼,但为的是要到鬼里边去度鬼的,令鬼都发菩提心。

  “福利鬼王”:这也就是赐福的增福财神。

  “大爱敬鬼王”:又有一个鬼王叫大爱敬鬼王。

  “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像前边所说那么多鬼王都一起来到忉利天中,听释迦牟尼佛说《地藏经》。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

  “尔时”:当尔之时。什么时候?就是每一个鬼王到忉利天听法的时候。什 么叫鬼王呢?他是鬼中的首领。这一些鬼王不论是善、是恶,都是菩萨所化现的,你不要认为凡是鬼王就是鬼了。鬼王更厉害,这一些鬼王都是在宿世发愿用种种方法来教化众生的。有的用慈悲来摄受一切众生,有的就用凶恶去折伏众生。折伏和摄受,这叫“折摄二门”。因为有的众生遇见慈悲鬼王而发菩提心,这是用摄受行门来教化众生;有的众生遇着鬼王这种凶恶的样子而发菩提心,这叫折伏法,用折伏的法门来教化众生。既然明白这一切的鬼王都是菩萨所化现的,那么在这鬼王里边,根本就没有一个善,也没有一个恶。

  善恶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是从我们每一个众生的业报那儿来的。众生恶业成熟,就见着恶目鬼王;众生善业成熟,就见着慈心鬼王。无论是恶业或善业,到成熟的时候都应该转变。恶业成熟,就转于善业;善业成熟,有时也会转到恶业去。我们要是修习佛法,就不会被善恶业所转了,就只向善业这边走,而不向恶业那边转,不会误入歧途,到刀山、油锅、剑树上去。为什么要学佛法?就因为要把天地都给打翻了,天翻地覆,把天地都给打破了。怎么说把天地都给打破了呢?这天就是善业,地就是恶业,将天地这个善恶业扭转回来,都走到善路上去,不向恶路上走。你要是能这样子,这个恶的鬼王就没有用了,善的鬼王也没有工作了,因为没有工作,所以他们都要退休了。

  我现在讲经,对于录音机很不满意。为什么呢?因为它在那地方做工,让我一些皈依弟子都生出一种倚赖性,都懒惰起来,没有人亲自去写笔记。以前每个人都很注意的写笔记,写得很多很多,就记得很清楚,现在都不写了。听的时候不注意听,看的时候也都忘了。久而久之把我所讲的东西,统统都还给我了,叫我也退休了。鬼王──善鬼、恶鬼都没有用了,那我这个做法师的也没有用了,所以我还是不能叫善鬼、恶鬼退休的,他要是没有工作,我也没有工作,我也没有经讲了。没有经讲,也就没有人听,没有人听,那做一个法师有什么意思?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菩萨也叫妙德菩萨,又叫妙吉祥菩萨。为什么叫妙德?就因为他出生时有十种祥瑞:第一、光明满室;第二、甘露盈庭;第三、地涌七珍;第四、神开伏藏;第五、鸡生凤凰;第六、猪产龙狄(猪生出一条龙);第七、马产麒麟;第八、牛生白泽;第九、仓变金粟(仓库里头所有的谷子,都变成金子);第十、象具六牙(象本来是两根长牙,但这头象郤生出六根长牙)。有这十种不可思议的妙处,所以叫妙德;又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有这十种的祥瑞,所以叫妙吉祥。

  其实这一尊菩萨,已经不是菩萨了,是什么呢?是佛了。在过去世他已成佛,叫“龙种上尊王佛”。那么过去世他成佛了,现在成没成佛?现在也已经成佛了。现在成佛叫什么呢?叫“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其国土在北方的欢喜世界,所以文殊师利菩萨就是摩尼宝积佛。虽然他已经成佛,但是还倒驾慈航,隐大示小,来做文殊师利菩萨。在《法华经》中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师祖宗,怎么是佛的师祖宗呢?日月灯明佛有八个儿子,八个儿子最后那一尊佛是燃灯佛,燃灯佛的师父是妙光法师。妙光法师是谁呢?就是文殊师利菩萨。而释迦牟尼佛是燃灯佛的徒弟,燃灯佛给他授记,所以今生作佛。这要是论起辈数来,文殊师利菩萨的辈份就高了,是释迦牟尼佛的祖师爷。但是现在释迦牟尼佛来成佛,他又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你看菩萨的境界是一点相都没有,没有大大小小、高高下下的,没有这种种的分别。所以我讲《金刚经》时,常给你们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现在在这一间房子里讲经说法,或者有我过去的师父都不一定,或者有我过去的徒弟也不一定的。你们现在学佛法,要是谁学得真有道,真有德了,早开悟成佛,或者我再拜你们作师父也不一定的。所以在佛法里头妙不可思议,因此妙德、妙吉祥的这种妙处,也就在这个地方。若你明白了,“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若不明白,“着相头头错,无为又落空”。

  我讲经想起什么就讲什么,有时候把天讲得都破了,有的时候把地也讲得都震了,我也不管天塌地陷,什么也不管,什么都没有了。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什么又是个佛法兴?什么又是个佛法衰?哪有一个正法?哪有一个末法?没有的,什么都是假的。有人说你这个法师把我越讲越糊涂了,我就是想叫你糊涂嘛!你要是明白,你又不听我讲经了。好了!我还是讲这个糊涂经。

  菩萨摩诃萨,摩诃萨是个大菩萨,这尊大菩萨是哪一位?就是文殊师利菩萨。释迦牟尼佛就问文殊师利菩萨,“汝观是一切诸佛”:你看这一切到天宫来的诸佛,还有“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这个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现在来到忉利天集会的这些人。“汝知数不”:现在你知不知道来忉利天宫听我说《地藏经》的有多少佛?多少菩萨?有多少鬼神呢?数目多少你能够清楚吗?为什么我问你呢?因为你有大智慧,有真实的智慧,洞彻法源的智慧,所以现在我问你,你知不知道有多少?告诉我!请你答覆我。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文殊师利白佛言”:前面释迦牟尼佛问文殊师利菩萨说,这么多的佛菩萨及鬼神,你知道有多少数目吗?文殊师利菩萨就对佛说,“世尊!若以我神力”:假设以我所得的这一种神通智慧的力量,来“千劫测度”:我就是用一千劫这么长的时间来推测、来猜想度量,来算一算它的数目,“不能得知”:我也不知道这个数目。“佛告文殊师利”:那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吾以佛眼观故”:他说,我用佛眼来观察。什么叫佛眼?佛眼好像一千个太阳似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闻,佛眼具足一切的功能,是一切智慧的表现。其余还有四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有一首偈颂说得很详尽:

  肉眼碍非通,天眼通非碍,

  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

  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天眼是看什么都看得非常的彻底,而没有障碍。

  肉眼碍非通:什么叫肉眼?因为它能看见一切的人和东西。这个肉眼不是我们平常能看见的眼睛,是另外还有个肉眼,天眼和肉眼各在一边。那个肉眼是不单房子里边的东西可以看得见,就是房子外边,甚至于不论多远都可以看得见,只要你想看,就可以看得见。你要是不看呢?那当然就看不见。可是你虽然能看见,也最好是不看,为什么?你看一样东西,就费一个心念。生一个心念,多一个心念就不如少一个心念;你多一个妄想,就不如少一个妄想。你用这个眼去看东西,观察事情,这也都叫“念”。不过这一个“念”和一般人的“念”,又有多少不同,虽然不同,但是也没有什么益处,所以就算在你能看的时候,也应该不看。这个叫做“肉眼碍非通”,表示它可以看得见一切有所障碍的东西。

  法眼唯观俗:法眼是看俗谛,俗谛就是一般世间的情形。你要是开了法眼,念经不需要拿经典来念,只要睁开法眼,尽虚空遍法界都是经典,都有无量无边的法宝。你只要得了法眼净,就能遍观一切诸法实相,这是法眼唯观俗。

  慧眼了真空:这个智慧眼是观空的。俗谛又叫假谛,因为它不是一种有实在体的。真谛了真空,又叫空。慧眼了真空,它明了真空诸法实相。

  佛眼如千日:佛的眼睛就像一千个太阳那么样的光明。照异体还同:它看得的虽然是不一样,而它的本体是一个的。

  现在这段经文上,佛说他以佛眼观故,他用佛眼观察来到忉利天宫的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辟支佛、天龙八部,“犹不尽数”:我都不详细知道这个数目。释迦牟尼佛说,“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在很久以前“已度”:什么是已度呢?就是过去的诸佛,这些已度的众生,是由地藏菩萨度化已经成佛的。“当度”:就是现在这一切的菩萨,是地藏菩萨在过去因地度化他们。“未度”:就是未来的一切天龙八部、天人、一切的众生,这是未度的。“已成就”:已经成就了。“当成就,未成就”:“成”字在这部经典上当什么讲呢?当“盛”字讲,就是很茂盛。“就”字当什么讲呢?当“高”字讲,高低的那个高。言其所成就的果位很大,很茂盛,而且又很高的。为什么这个“就”字当“高”字讲呢?因为他成就的这个果位,是很高的。又当“孝”字讲,就是孝顺父母的孝字。在中国这个孝字,不是一般人可以担得起的,那谁担得起?皇帝。古来皇帝以孝道来治天下,他成就最高的德行。因为这是皇帝以孝治天下的这种孝道,所以叫“成就”。

  而在这部经上地藏菩萨已经帮助一切众生成佛了。那么,现在帮助众生做菩萨,将来又帮助这一切的众生,成就他们最高的佛果。这个意思具足“种、熟、脱”这三个字──种,是把种子种到地下;熟是成熟了。譬如种谷子到地下,经过耕培灌溉的功夫,然后成了。成了,这叫熟。熟一段,然后又应该脱了。就是没有种善根的众生,令他种善根;已种善根的众生,令其增长;已经增长善根的,令其成熟;善根得到成熟了,就令其得到解脱。所以“成就”有这三种的意思。

  “文殊师利白佛言”:文殊师利又对佛说,“世尊!我已过去”:我文殊师利在过去,“久修善根”:很久很久以来,就修这个善根。“证无碍智”:已经证得到无碍的智慧。无碍智就是四无碍辩,四无碍辩也就是四无碍智。“四无碍辩”,辩才有四种:

  法无碍辩:讲出来的法非常有道理。虽然是一个道理,但能分别出来有百千万种那么多的道理,可是百千万种道理归纳起来,还是一个道理。

  义无碍辩。

  辞无碍辩:这是说出来的言辞非常有道理。

  乐说无碍辩:乐说就是欢喜讲。

  “闻佛所言,即当信受”:说我文殊师利在过去修大乘法,所以现在佛一说什么我即刻就信受了。“小果声闻”:可是小乘的人呢?小果就是小乘的果位──声闻、缘觉。“天龙八部”:和八部鬼神龙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瞬罗伽。“及未来世”:和未来世“诸众生等”:所有一切的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虽然听见佛所说的话是诚实之语。“必怀疑惑”:你看!佛所说的话这么样的诚实,他们还生疑惑,何况我的弟子?我讲经他不相信,要跑了,这也难怪的。你看文殊师利说,对于佛讲的诚实之语,一切天龙八部都不相信,都生怀疑。

  现在讲经,有的人以为这是很平常的,其实你能听到人讲经,这是最不容易的一件事,最难最难了。尤其在美国这儿,你看有几个地方讲呢?尤其是这样照着经典,一字一字把经里所有经文的意思都讲出来,这是没有的,在西方国家里可以说是很少、很少的。虽然是很少,但因为西方人从来也不明白佛法,所以现在听见真实的佛法也不认识了。就好像没有看见过金子的人,你给他金子,他就拿这个金子当铜来看。拿金当铜、拿钻石当玻璃,因为他不认识,所以你给他讲真正的佛法,他说这是很平常的,说这是讲外边的,不是讲里边的。其实,如果外边都不明白,里边怎么会明白?要里外双管齐下。你不明白理,就不能修行;你不修行,也不会明白理。所以要解行相应──解就是明白佛法;行就是照佛法去实行。

  你看释迦牟尼佛说这部《地藏经》的时候,连文殊师利菩萨都提出来说,恐怕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和未来的一切众生,不能信受。因为他们没有善根,善根不够,所以虽然听见佛所说诚实的话,必怀疑惑,他心里必定生出一种疑惑来。“设使顶受”:虽然顶受,假设他就是暂时顶受了,这么信一个很短的时间。

  好像有人也是一样皈依,但是他不生信心,因为在他脑里头充满了邪知邪见,你对他讲正法,他也不懂得。因为听不懂,所以“未免兴谤”:他免不了生毁谤。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就这样提议,“唯愿世尊”:我现在唯愿世尊您!“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多说一点有关地藏菩萨摩诃萨,这位大菩萨,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什么叫因地呢?因地就是前生,就是宿世。作何行──他是修什么行门?立何愿──所发的是什么愿?我们人发愿,无论发什么愿,必须要履行我们的诺言。照着我们所说的话去做,不能改变的,无论什么样的困苦艰难,都要依照愿力去做。“而能成就不思议事”:而这尊地藏菩萨,他能成就这种不可思议的事,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已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佛告文殊师利”: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我现在举出一个比喻。譬如什么呢?“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在这三千大千世界里边,“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这些东西都不单单只有一个,而是所有的木,所有的丛林。草多了叫丛,木多了叫林。稻是吃的,麻是用的。三千大千世界内的竹子、苇,你算算有多少?你能数得过来吗?数不过来的。“山石微尘”:微尘多了变成山。三千大千世界里这么多的东西,每一类“一物一数”:一件东西作一个数目。作一个多少数目?“作一恒河”:每一种草作一条恒河。有多少草,就有多少恒河,所以这个数目根本就数不过来。不只草、木、丛、林、稻、麻、竹、苇都是这样,一种东西就作一条恒河,不是单提出来一件,而是每一件作一恒河,两件作两条恒河,三件作三条恒河,四件作四条恒河……。草木是没有数量的多,恒河也就没有数量的多。所以这就表示数目太多了,根本就没有法子计算得出来。

  “一恒河沙”:那每一件东西作一条恒河,你说这恒河沙有多少呢?“一沙一界”:所有恒河沙里的每一粒沙,又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每一粒微尘又作一个大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在这一个大劫中,所积聚到一起的这些个微尘的数目。又“尽充为劫”:每一粒微尘再变成一个大劫。而“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他证得十地的果位到现在,“千倍多于上喻”:还比那些多得很多,比起上边的比喻,多过一千倍还不止。“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何况地藏菩萨,他以前做声闻时不知经过多长的时间;做缘觉、辟支佛,又不知道经过多长的时间。所以地藏菩萨他这种的行愿是太久了。

  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文殊师利”:释迦牟尼佛叫文殊师利,说“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此菩萨是哪一位菩萨呢?就是地藏菩萨,他的威德和神通及誓愿不可思议,度一切罪恶深重的众生,他用威神来折服他们。他发的誓愿是: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狱哪个时候不空,他不成佛的;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他要把所有的众生度完了,他才成佛。若有一个众生没有度完,他就不成佛,所以他才经过这么长远的时间还没成佛。因为这个众生度完了,那个又来了,总也没完。不是这个众生出世,就是那个逝世了;那个众生逝世,这个众生又出世了。出世的众生总是比逝世的众生多过十倍、百倍、千倍、万倍。你看我们现在计算三藩市死的人多呢?还是出生的人多?死的人要等到老了,又有病,才会死;出生的只等怀胎十月,就可以出生,非常的快。因为人要经过几十年才死,所以出生比死的超过几千万倍,因此累得地藏菩萨到现在也不能成佛。

  但是你说他后悔不后悔呢?他不后悔。众生越多,他越有工作做了;要是没有众生,他也没有工作,就成佛去了。成佛去,也没有什么事情干了,所以地藏王菩萨这就是没有事情来找事情干。本来很清闲的,他愿意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总是去度众生,这是地藏王菩萨的愿力。为什么地藏王菩萨发这种的愿力?因为他觉得他和众生是一体的,众生如果不成佛,他成佛也没有意思,所以他在这儿等着众生,和众生有这一种永远永远同体的因缘。地藏王菩萨这种愿力是没有法子测量,没有法子明白的。现在所说的不过是一小部分,其实他这种愿力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的。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假设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听见地藏王菩萨这个名字。“或赞叹”:或者称扬赞叹,说地藏王菩萨愿力不可思议,神通不可思议,慈悲也不可思议,见着人就向人介绍。你们听过经,见着任何你们的同事和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应该向他们介绍地藏王菩萨这种的慈悲愿力。你们自己也想一想:啊!地藏王菩萨能发这一种的愿力,我又应该怎么样做呢?我是不是发一个小小的愿力?或者度一个众生成佛,我再成佛?或者度两个众生成佛了,我再成佛?不发那么大的愿力,只发一个小小的愿力,这都算没有白听《地藏经》一场。如果你听了就过去,那菩萨是菩萨,我是我,我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你听了也等于没听一样。

  譬如男子要发愿,以前我有一个女朋友,这一回我要是成佛,我一定把她也度成佛,要这样子想;女子呢?就要想我以前一个男朋友,这个男朋友和我是最相亲相爱的,我现在修行,我要把他也度成佛了,我再成佛。要发这种的愿,不要“弥陀佛各顾各,摩诃萨不管他”。

  或者你说:“那我年纪最轻,我也没有男朋友,也没有女朋友。”可是你有爸爸妈妈,你要发愿一定把他们度成佛。说:“爸爸妈妈死了呢?”那还有兄弟姊妹。“若没有兄弟姊妹?”还有一般的朋友,都可以度的,你要发愿以哪一个作目标。再没有人,你可以说:“我有个师兄弟,我一定发愿把他度成佛了。”你们现在皈依我,不怕你们笑我,所有我的皈依弟子,如果有一个没成佛,我也不成佛。我没有地藏王菩萨那么大的愿力,说是把所有的众生都度成佛了。我的条件是要他必须是皈依的,还要真相信我的弟子──他要是不成佛,我就等着他。他堕地狱,我也堕地狱去找他去。你看这也是不错,也很伟大的。所以这个师父也是要多生多劫种了善根才能遇着。

  “或瞻礼”:瞻是用眼睛看,礼是礼拜。“或称名”:或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的圣号。我们拜佛,这是瞻礼。我们现在讲《地藏经》,我说地藏王菩萨真是不可思议,这就是赞叹。在瞻礼的时候称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这就是称名。“或供养”:我们现在把地藏王菩萨他老人家请到这个地方来,天天烧香拜一拜,又供水果,这就是供养。

  “乃至彩画”:不要说用木头,就用彩色来画一个地藏王菩萨像,谁画一个佛像,那就增加你相貌的端严圆满。佛的相貌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画出一个佛像,相貌就好一点;画出两个,更好一点;画三个、四个、五个……,你画百千万亿,那你就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总之画佛像、造佛像,相貌就会非常的好。“刻镂”:用刀把木头雕刻成佛像。“塑漆形像”:或者用胶漆塑这个形像。

  “是人”:这个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你画一个佛像就百返生于三十三天。这个“百返”不单单只是生到三十三天,而先在六欲诸天,和色界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连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等,于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一界投生过一百次,然后再生到三十三天一百次,这个时间也是非常之久的。“永不堕恶道”:你只要或者赞叹、或者瞻礼、或者称名、或者供养、或者造种种地藏王菩萨的像,就永远都不堕落到恶道里头去了。

  “文殊师利”:文殊菩萨。“是地藏菩萨摩诃萨”:这位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这个久远是没有法子讲,太多了。就像前边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那么长的时间,怎么可以计算得出来呢?比射火箭到月球的数目还大,还难以计算。现在我们射入太空,这完全是用一种数学来计算它的力量,到什么地方,怎么样才可以停止,到太空轨道又怎么走,计算这个数准确后,就射入大气层,这要用多大的火力才能达到,这都是用算术算出来的。但是这还能算出来,唯独地藏王菩萨这个长远的劫,你没有法子算得出来,即使现在数学再高超、科学再精妙,也没有法子算得出来的。

  “身为大长者子”:地藏王菩萨他身为大长者的儿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个时候,世界上有一尊佛,他的名号就叫师子奋迅。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要是一叫,百兽脑裂,一切兽类都吓得跑也不会跑了,站也站不住了,自然而然就倒在地上,甚至于腿都麻木了。那么这尊佛的名字就比方是个狮子。“奋迅”,奋是奋兴,迅就是快,表示师子跑得非常快。“具足万行”,是指六度万行佛都具足了,这一尊佛就叫这个名字。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时长者子”:在这个时候长者子。“见佛相好”: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千福庄严。为什么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就因为有“千福庄严”:怎么叫千福呢?我们修五戒十善,变成百福,每一个数目再变成十,成一千,这叫一个善、一个福。那么再集成一千福,这就是千福庄严。“因问彼佛”:这个长者子看见佛相这么圆满微妙,就问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作何行愿”:你以前修什么法门?发什么愿?“而得此相”:才能得到这么圆满的相好呢?“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告诉这长者的儿子,“欲证此身”:说你想要证得和我这个身相同的话,我就告诉你。“当须久远”:你应该在久远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把所有受苦的众生都度完了。众生离苦,你的相貌就圆满了,意思就是你把众生度成佛,你也就成佛了。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时长者子,因发愿言”:当时这个长者子,听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样告诉他,于是就发一种愿。他说“我今尽未来际”:我就是长者子自称。说我从现在乃至到尽未来劫。尽未来劫就是未来无数无数不知道有多少劫,所以才说“不可计劫”:不可计算那么多的劫。尽未来劫,未来劫尽了,没有了。这未来劫怎么会没有呢?根本就不会没有的,所以这个劫的数目也算不出来了。

  “为是罪苦六道众生”:我为了这一类受苦造罪的六道众生。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是业,所以说是罪苦的六道众生。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广设方便”:广是广泛的,设是设立。广泛设立种种的方便法门,不是只有一种的方便法门。“尽令解脱”:令一切的众生都得到解脱,离苦得乐,早成佛道。“而我自身方成佛道”:等一切众生都成佛了,然后我自己再成佛。假如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我也不成佛。所谓“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假设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的话,我也不入涅槃。泥洹就是涅槃。

  “以是于彼佛前”: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尊佛前,“立斯大愿”:他发这一种的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到现在有百千万亿这么久的那由他。那由他是印度的一个大数目。“不可说劫”:不可说也是一个大数目,那由他和不可说这么多的劫。“尚为菩萨”:现在还是做菩萨,还没成佛。

  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又于过去”:又在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这么多的阿僧祇劫。不只三大阿僧祇劫,是不可思议阿僧祇劫,这个时间更长了。“时世有佛”:在那个时候的世界有一尊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一尊佛的名号就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觉华是因,自在王就是果;觉华是本,那么定自在王就是末。就是指他在因地修这个觉华,而证得自在王的果。修觉华,用什么修?用定修。以什么成的自在王果?也是由定而成就的。所以定因定果,这叫因也定、果也定,由这定因而结定果,因此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觉华定自在王,这是这尊佛的别名,如来是佛的通号,名有通有别的。

  “彼佛寿命”:寿是年龄大,命是生命,但是如来的寿命,依照《法华经》有三种的讲法,依照《十六观经》又有三种的讲法。

  第一,佛的法身真如不隔诸法。法身的真如和诸法丝毫也不隔,这叫做寿。以如理为命,以如如的理作为他的命。这很不容易讲明白的,因为这个地方以如如理,什么叫如如理?就是本来的理,就是佛的命,也就是法身。

  报身呢?以实相的智慧,境智相应,境也就是智,智也就是境──佛的境界也就是智慧,智慧也就是境界。佛以智慧而照了一切的境界,这叫境智相应,境界和智慧互相相应,境智不二。也就是境界来了,随来随照,随照随了。什么境界来,佛都认识,都明白,不会被境界所障住而不认识境界。这境界和智慧虽然是两个,但是也变成一个。以这一个道理为寿──作他的寿,以智慧作他的命,这是根据佛的报身来讲,这个叫寿命。

  那么以应身来讲,这叫应化身,化就是应身。应身以一期百年不断为寿。这一生活一百岁不死,这就是个寿,这是应化身──化身、应身,以他这一生的因缘去作这个命,这是依照《法华经》上三身的讲法。

  若依照《十六观经》的讲法又不同了,怎么呢?经上说应身示同生灭,佛示现也有生有灭,就是佛出世又入涅槃,这叫生灭。示同生灭是有始有终,有一个开始,又有一个终,这是讲佛应身的寿命。报身呢?这个报身一得永得,一得到佛的报身,永远都得到,这叫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终了,这是佛报身的寿命。法身的寿命怎么样?非寿非不寿。你说他长吗?也不长;你说他不长吗?也长。非寿非不寿,这是佛的法身,因为不能说他有多长,所以非寿;非不寿,但是你也不能说他短,所以非不寿。非寿非不寿,无始无终,没有一个开始,也没有一个末了,这是佛法身寿命的讲法。我相信讲这种名相很不容易明白的。这一尊佛的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这指的是什么寿命?就是佛报身的寿命,和应身的寿命。

  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座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

  “像法之中”:佛法有正法、像法和末法三个时代。在正法时代,一般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诚心修道而能证果,所以叫正法时代。像法呢?修行的人就少了,专门在表面上用功夫,也就是修塔、造庙,寺庙坚固,人人都欢喜作功德,建造佛寺、佛塔,欢喜求福而不求智慧,这个时候就是寺庙坚固的像法时代。正法时代有一千年,像法时代有一千年,末法时代是一万年,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的人,就是斗争坚固。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入涅槃之后,是像法的时代。

  “有一婆罗门女”:有一个婆罗门女。婆罗门是印度的一种外道,这种外道是修清净行的,他们也吃素,不吃肉,也讲修道,没有男女的性行为,所以又叫净裔。净是修清净行,所谓清净就是男女没有性行为;如果要是有性行为,那就不清净了。这个婆罗门也修这种远离的法门,不过修来修去不得其要领,没有得到究竟的道理。这是印度一种古老的宗教,即使到现在,印度还有很多这种宗教。好像瑜伽,这都是一种婆罗门教所传出来的。婆罗门教在中国来讲就是道教,也是修清净行的。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的时候,就有一位婆罗门种的女子。这个婆罗门女,“宿福深厚”:宿是前生,她虽然是婆罗门的女子,但是在前生就做了很多的好事,很多的功德,所以宿福深厚。

  “众所钦敬”:一般人见着她,就恭敬她,钦仰而恭敬,为什么一般人会钦仰而恭敬她呢?就因为她宿世有这个福报,做了很多功德。所以人的相貌好和不好,这都是在你过去生有没有功德?过去生如果有功德,你的相貌就会生得圆满;如果没有功德呢?相貌就不圆满,不圆满就是丑陋。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百福庄严。什么叫百福呢?作一千种的善事,这叫一福。你有这么一千个善事,叫一个福;那么一万个善事,这是十个福;十万个善事,就叫百福。释迦牟尼佛因为用百福庄严,才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人的相貌都是随着宿世的因缘而长成的。所以某一个人相貌美丽,某一个人相貌不美丽,这都是由于前生的关系。所以这个婆罗门女,就受众人钦敬,她说一句话,一般人也欢喜听;她做一件什么事,一般人也欢喜,同意她做这一件事情。

  “行住坐卧”:行是走路,住是站,坐是坐在那地方,卧是躺着的时候。“诸天卫护”:行住坐卧时都有诸天来保护着她。好像我方才讲,我们现在结上界,每一个人即使有业障,譬如有什么魔障,在这个时候也要停止,不可以来扰乱你。因为你在这儿听经,所以现在结上界,把一切的帐目暂时都停止,不准来啰唆,不准来麻烦,叫你一心一意来听经。这婆罗门女,她行住坐卧时,护法善神、天龙八部、诸天都来保护着她,可是虽然保护着这个婆罗门女,但是“其母信邪,常轻三宝”:她的母亲就不信正法,而信邪法。

  怎么叫信邪?信邪不一定说是信旁门左道,她是将信将疑,今天信佛,明天又生起了怀疑心,不知道这是不是──说是信三宝,我也没看见什么三宝佛;我也没看见法,虽然说有经典,也都是这样子,没有什么不得了的;僧──他也是个人嘛!这个僧人怎么就要我恭敬呢?生出一种怀疑,这就叫信邪了。没有正念,就是邪念;你没有正信,就是邪信,信邪了。好像有个外道说,你给我一百万块钱,我就卖给你一个皇帝做,你来生就会做皇帝,只要你给我一百万块钱就可以,那么你一想:喔!我来生可以做皇帝,好!就拿一百万块钱给他,这就叫信邪了。其实这皇帝怎么可以随便卖的呢?你怎么可以买皇帝来做呢?或者现在的民主国家可以买总统做。你今生是个女人,没有做总统,那你给我一百万块钱,我保证你来生可以做总统做。到来生无论有没有做总统,都找不着他去要这一百万块钱,他也不是开一个保险公司来保险你,所以这就叫信邪。

  怎么可以用一百万块钱买到一个总统做呢?没有这个道理。如果今生用一百万块钱可以买到一个总统做,这或许还是真的,为什么呢?我可以用一百万块钱去运动(拉票),使人人投我的票,那么我就可以做了。但是又要美国籍,外国籍不可以的。所以这就叫信邪,信邪就是所讲的没有道理,不合乎理。或者说是你给我一百块、一千块钱、一万块钱,我保证你来生就做男子,不做女人。你一听,喔!这可不错的,我一百万块钱买一个男人做,并不算很贵,很便宜的。那么就给这个外道老师一百万块钱,一给他钱,他就放到荷包里去,饮酒吃肉,随便玩女人,什么都做,做完了,你也没法子再找钱回来,所以保证我来生做男人,这也不保险的,这都叫邪。这是举出一、两种骗人的老千手段(专门骗人的就叫老千)。

  “常轻三宝”:因为尽信邪法,所以就不信正法。说什么呢?邪法说:“你何必信佛?你就是佛,只要你给我六十五块钱,就可以了。”六十五块钱就可以买一个佛做,像这样的都是邪法、邪道,佛怎么可以用钱买来做的?你可以做佛,但不是说用钱买佛来做。你用钱去做功德,功德做得够了,才能成佛的。你做功德,还要修道,还要参禅、打坐;你不修道,还是不可以的。好像释迦牟尼佛他要是可以买佛做的话,他也不必去雪山坐了六年,然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他在作太子时,有很多钱,就可以随便买一个佛来做,但佛不是人可以用钱买的。轻三宝就是看不起三宝,见着和尚,见着出家人,他就毁谤、破坏。好像广东人,见着比丘、比丘尼最讨厌了。这就是常轻三宝。

  “是时圣女”:在这个时候,婆罗门女就“广设方便”:广设就是设了很多种方便。方便是对于约略能相信法的人,就对他讲方便,权巧方便。“劝诱其母”:劝是用好话相劝,诱是诱导,以利诱之。好像小孩子欢喜吃糖,你就对他说:“我有一块糖,跟着我走,就给你糖吃。”这就叫诱。那么这一个婆罗门女对她母亲也是说:“你跟着我学佛法,这佛法是最好的,是第一的。”但是她的母亲也都不相信。劝诱其母“令生正见”:令她的母亲,生出正知正见来。“而此女母”:而这个婆罗门女的母亲,“未全生信”:就是也信一点点,不是完全,将信将疑的。如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但是我想又不完全是,是信、疑各一半一半。好像我的皈依弟子,对于师父所说的话,有的信一半,不完全信,或者是说这个道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子,这就叫将信将疑,即未全生信。“不久命终”:这个婆罗门女的母亲,没好久就命终了。

  说这人如果死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也不想吃饭,也不想穿衣服,也不想睡觉,也不想作工,什么都不需要做了,这是最好的。可是,虽然说最好,也有一个最不好,什么是最不好的呢?死了,如果你做善事,就生到三善道里头去;如果你做恶事,就生到三恶道里边去,或者堕地狱,或者转饿鬼,或者做畜生。昨天有几个游客到佛堂,我给他们讲做军人应有的责任。什么责任呢?我说在军人里头,也有菩萨,也有修罗。菩萨就在军队里来教化众生,令众生不要杀人杀得太多了;修罗也是在军队里头,但他却叫众生杀得越多越好。杀的人越多,他的威风越够,他的功劳也最高。菩萨则叫人不要杀生,令两个国家和平相处,把事情和平解决,他对军人说若能如此,那么他的功劳就是最高,也会做最高的官。我告诉他们要学菩萨,不要学修罗。

  什么叫修罗?什么又叫菩萨?中国有两个将官,一个是关羽,他杀的人非常多,可是他死了之后做菩萨。秦将白起,他杀的人也多,可是他死了就去变成牛、变成猪、变成马。他为什么变成牛、变成马,因为他坑降卒二十万──有二十万的兵都向他投降了,他却又刨一个大坑把他们活埋进去,这是一种修罗心。但是关公所杀的人是恶人,没有杀善人,所以叫除暴安良。结果一个就做菩萨,一个就变成牛、变成马、变成猪、变成羊。

  我们有一个美国的朋友,他是海军的军人,他问我,你信不信人死了会变成畜生呢?当时我说:“你相信人死了做畜生也好,不相信人死做畜生也好。你信会做畜生,你若应该做畜生,也要做畜生;你不信会做畜生,你死了应该做畜生,也要做畜生,不会有所改变的。你做佛事,就是佛;你做菩萨事,就是菩萨;做人事,就是人;做鬼事,就是鬼;做畜生事,就是畜生。你做什么事情,就是什么。这个不是你相信,就会去做;不相信,就不会去做。不论相信不相信,你应该做的,一定会做;不应该做的,一定不会做,不是你信不信的问题。”所以,有一个中国人说:“哦!你讲这个道理是非常高深的,我将来要来学习佛法。”

  说到不久命终,咱们现在每一个人应该自己想一想,我什么时候死呢?婆罗门女的母亲不久命终了,而我是在哪一天死啊?我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啊?会不会和婆罗门女的母亲一样的去堕地狱?我们听经,听到每一个地方,都要回光返照,照照自己,不是听了就当耳边风,过耳不留的,那是没有意思的。每个人都有死的时候,不要相信我方才说的──人死是最好的一件事;也不要相信──说人死是最不好的一件事。人将来都要死,不管它是好还是不好。你做好,就是好;做不好,就是不好。方才我说,“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

  古人有这么几句话:

  若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

  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

  看见他人死的时候,我的心里热得好像火那么热。不是热他人,不是为他人死,我心里难过啊!他怎么死了?看看轮到我,慢慢就轮到我了。前几天我讲生的比死的多,虽然生的比死的多,但是,死的也是一个一个轮着,将来都要死的。所以呀,我们“若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既然你不怕死,就赶快去死,现在就可以死,为什么你又不死呢?这死并不是怕不怕,而是好死和恶死的问题。恶死就是飞灾横祸,或者被车撞死;或者飞机出了意外;坐轮船,轮船沉了;坐火车,火车相撞了。这种种,你本来不想死,但是就死了,这叫意外。意外之死,就是恶死。你要是愿意死的时候,那死就是好死。你要是不愿意死呢?也可以永远不死的来修道。

  修道人,生死自由。愿意活着,永远都活着;不愿意活,现在一坐就往生,入涅槃了。但是你要有这功夫,性命生死由我,而不由天,谁也管不了我,是我自己管的。我愿意死,现在就死了;不愿意死,永远都活着。修道就是修这个,有这个能力。可是当你有这个能力时,有的时候就不愿意留在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是太污浊了,五浊恶世,不干净。

  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魂,是灵魂;神,是神识。魂神也就是第八识。婆罗门女的母亲命终后,魂神堕在无间地狱。什么叫无间地狱?时候无间、命无间、身无间──这是指一个人在地狱也满,多人在地狱也满,在后边会更详细讲无间地狱。什么叫无间?无间是没有间断,接接连连的。如命无间,当你生到地狱里去,虽然受苦,但是命还不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都是因这神识的作用,神识是不变的。

  “时婆罗门女”:这个时候婆罗门女,“知母在世”:知道她的母亲在世。“不信因果”:不信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她不相信,这个因不清净,果就不清净;这个因不正确,果也就不正确。“计当随业,必生恶趣”:她算一算计,她的母亲,随着自己所造的种种恶业,一定会生到恶道去。“遂卖家宅”:所以她把家宅都卖了,“广求香华”:买很多名贵的香,买很多花,“及诸供具”:和一切的供具,供养“先佛塔寺”:在先佛塔寺,就是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佛塔寺院内。“大兴供养”:香、花、灯、烛、果、幢幡、宝盖,她用了很多的供具去供养佛。

  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 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

  “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婆罗门女看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他的形像在一个寺庙里边。“塑画威容”:这个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像是用泥塑的,然后画其威容,具有威德的容貌。“端严毕备”:具足相好,非常的圆满。毕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时婆罗门女”:在这个时候婆罗门女,“瞻礼尊容”:看着佛像,“倍生敬仰”:加倍生出敬仰的心。“私自念言”:在自己心里头想着。“佛名大觉”:佛是一个大觉悟的人,他具足一切的智慧──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具足三种的智慧。“若在世时”:假使佛在世的时候,“我母死后”:我的母亲死后,“傥来问佛”:傥,是或者;傥若,假设我要来问佛,“必知处所”:佛一定会知道我母亲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有一个问题,现在大家想一想──虽然我们修行不应该有想,但现在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问题是什么呢?我们人到世界上来,是吃饭为了活着,还是活着为了吃饭?

  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婆罗门女做这样的一个想法:佛是最有智慧的一个大觉者,可惜现在佛已经入涅槃了;如果佛在世的时候,我母亲死了,我若问佛,他一定知道我母亲生到什么地方!“时婆罗门女”:当这个时候婆罗门女“垂泣良久”:垂是低着头,泣是哭,良久不是很久的时候,只是一个时候,这是没有一定的时候,也就是她低着头哭的那个时候。“瞻恋如来”:瞻是看看佛的相貌。恋,是恋恋不舍的,也就是舍不得离开。好像本来并没有绳子,但是现在似乎有一条绳栓上了,但实际上没有,这叫恋。瞻恋如来,就是不愿意离开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像。

  “忽闻空中声曰”:在这时候,也正是婆罗门女身心专注,没有其他妄想的时候,只是一个瞻恋佛的心,一个想念佛性的心,所以在这时候,她可以说是心里清净。“忽闻空中声曰”:这时虚空里头有了声音,有什么声呢?“泣者圣女”:说你这个哭泣的圣女。虽然她的母亲有罪,但是她自己有善根,所以才叫圣女。“勿至悲哀”:你不要哭得太厉害!你不要悲哀得太厉害了!“我今示汝母之去处”:我现在告诉你,你的母亲到什么地方去了,你不要哭了。

  “婆罗门女”:这个婆罗门女,“合掌向空”:合起掌来,对着虚空。“而白空曰”:她也对着虚空中说起话来。“是何神德宽我忧虑”:这是那一位菩萨?那一位神仙?这么好心啊!这么慈悲的来宽我忧虑,来安慰我,令我没有悲哀和忧虑呢?这德就是一种慈悲的德行。“我自失母以来”:我自从母亲死去之后。也就是我失掉母亲以后,“昼夜忆恋”:白天也想我母亲,晚间也想我母亲。“无处可问”:为什么我想念母亲呢?因为我的这个身体是母亲所生的,既是生我的人,我就应该孝顺她;可是我没有尽到孝顺,母亲就死了,所以我特别悲痛。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什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呢?这树想要清静一个时候,它不想摇动,但是风来吹它,吹得它摇来摇去的,这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正想要奉养我的母亲,发一种孝顺的心,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所谓:“父兮!母兮!昊天罔极。”父亲和母亲的恩,比天都高、比地都厚,可是因为我没有孝顺母亲,所以现在非常的惭愧,非常的悲哀,但是我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问一问。“知母生界”:不知道我母亲是生到天上去,或者是堕地狱了呢?

  “时空中有声”:当她这样问空中的时候,也很奇怪的,空中传来一种声音。“再报女曰”:再对这个婆罗门女说,“我是汝所瞻礼者”:你问我是何神德,宽汝忧虑吗?我就是你所礼拜的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我现在啊!看见你想念你的母亲,“倍于常情”:为什么婆罗门女能感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在虚空里对她说话呢?这句话就说明白了。见汝忆母,我看见你想念你母亲,倍于常情,和一般普通的人不同,你是特别加倍的想你母亲。譬如人家用十分的心意来想念他的父亲、母亲,你呢?就有二十分。加倍就是和普通人不同。“众生之分”:和一般的众生思念父亲、母亲的情形不同。你是太诚心了,诚到极点。“故来告示”:虽然我已入涅槃,但是你把我都感动了,所以我来告诉你。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持。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

  “婆罗门女”当时“闻此声已”:听见空中告诉她说,他是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举身自扑”:这个时候,她的神情非常紧张,也可以说是好像发了狂一样,不顾一切,什么也都不管了,就举身自扑,举身就是向空中跳。听见空中有声,就想要到空中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所以就往空中那么一跳,踊身虚空。这叫举身自扑,自己扑打自己。我相信这个婆罗门女不会功夫,也不会武术,所以就跌下来,把手、脚、腿都跌断,跌坏了。“肢节皆损”:肢,就是四肢;节,是一节一节。四肢──手有两三节,脚腿也有好几节。肢节皆损是手脚都损坏了,或者跌断,或者不能走,也不能动弹了。

  “左右扶持”:当时,她或者也有亲戚、朋友,跟她一起去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所以说左右。或者是庙上的和尚,或者是比丘尼,一看这个女人怎么跌成这样子呢?所以左右扶持。“良久方苏”:在这个时候,因为跌得太厉害,她是什么知觉都没有了。良久,等到一个时候,就又活过来了。方苏,是又醒过来,就好像睡觉苏醒,明白过来了。“而白空曰”:她明白后,还记得向空中跳的事。这个时候她又向空中说了,“愿佛慈愍”:说我现在惟一的愿望,是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您慈悲愍念我,愍念就是可怜的意思。“速说我母生界”:快点说出我母亲的去处,我母亲生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要快点告诉我呢?因为“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我现在跌得这样,我的身体和我的心将要死了,很快就要死了。

  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

  “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告诉婆罗门女说,“汝供养毕”:现在你在这儿供养完了之后。“但早返舍”:因为你的身体都跌坏了,要早一点回到你的家里去,到家里怎么样呢?“端坐思惟吾之名号”:要坐着,虽然手脚都跌断了,你还应该端端正正坐着。“思惟吾之名号”:想念思惟“南无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我的名号。“即当知母所生之处”:你就能知道你母亲生到什么地方去。

  “时婆罗门女”:当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叩头拜佛完了之后,“即归其舍”:就回到她自己的家里去。“以忆母故”:因想念她母亲的情形太过真挚了,所以,“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她坐得很端正,忘了痛,也不记得胳臂、腿都跌断了,只是一心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经过一日一夜”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休息,没有吃东西,也没有大小便利,也没有饮茶。端坐一日一夜──不是跪着一日一夜,是坐着二十四个钟头,只是念佛,没有做其他的工作。在这个时候啊!“忽见自身”:忽然间,在这念佛、念念……自己就走到一海边,她忽见自身“到一海边”,这叫什么?这不是作梦,因为诚心到了极点,这也可说是灵性,也可说是识神,也可以说是魂魄,总而言之,这么多的名称都是同一个。这种灵性就是人身体上的那个八识,这第八识因为婆罗门女坐的时间久了,也忘了痛,把一切都停止了,只有念佛这一念,这一念真诚了,八识就离开身体,所以,她忽见自身到一海边。

  每一个人坐禅,坐坐坐……,或者见到什么境界,那个时候,你的八识或者就离开身体,所以能见到其他的境界。八识──你要是开五眼,就可以看见鬼、神、菩萨、佛……,若没开五眼,就看不见。修道人的灵性(八识)也有五眼,那是在身体里边;若灵性离开肉体,那五眼就开了,所以能看见种种的境界。这位圣女,婆罗门女,一定也是修道很久了。所以这肉体上的五眼虽然没有开,但当她的八识离开肉体,就可以看得见,所以她忽见自身到一海边。

  “其水涌沸”:这海的水不是凉的,是热的。涌是水往上涌。沸是滚水,非常热,不是凉水。“多诸恶兽”:在这海水里边,有很多很多各种恶兽。究竟有多少?你不要管它多少,总而言之,是多不是少。“尽复铁身”:这些恶兽的身体,如铁那么坚固。“飞走海上”:这些恶兽在海上飞来飞去,飞得非常快。“东西驰逐”:东西来回追赶,互相驱逐。驱逐是你追我,我追你。“见诸男子女人”:又见到很多男子,也有女人,“百千万数”:有百千万数那么多。“出没海中”:在这个海里头,有时漂上来,有时又沉下去。“被诸恶兽,争取食啖”:这些恶兽是做什么的?是吃这些男女的,或者一口吞一个男人,或者一口又吞了一个女人,它们口也大,肚子也大,都是最凶猛的恶兽。

  “又见夜叉”:夜叉就是夜叉鬼,本名叫捷疾鬼,也是会飞会跑的,非常快。“其形各异”:每一个夜叉鬼的形像都不同,什么样子呢?“或多手”:或者一个夜叉鬼长了几十只手。“多眼”:或者有夜叉鬼,虽是两只手,但是生了很多眼睛,丑怪的不得了,凶恶的不得了。“多足”:或者手也不多,眼也不多,但是有很多腿,很多脚。“多头”:或者又有夜叉鬼,有很多的头。“口牙外出”:口像个血盆似的,一张开有斗那么大,一口可以吞很多人。牙就像刀剑似的,“利刃如剑”:口牙锋利,如剑那么快。“驱诸罪人”:赶这些罪人,“使近恶兽”:夜叉鬼是做什么的呢?是帮这些恶兽找东西吃。有的时候,因为人比兽聪明,逃的远远的,但是,你这一跑,迎头又来了夜叉鬼。所以后边有恶兽追赶,前边有夜叉鬼,站在那儿挡住,所谓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简直是无路可逃,上天下地,什么地方也不可能去。你想找一个朋友,去朋友家住一晚也不可以!

  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

  这一切的恶兽和夜叉,“复自搏攫”:搏是打;攫就好像鸟用爪去捉鸡,一爪抓住这就叫攫。这些恶兽和夜叉互相合作,把罪人捉住。“头足相就”:将罪人的头和足扭在一起;或者夜叉把恶兽捉住,叫它头足相就;或者恶兽把夜叉捉住,也头足相就;或者恶兽和夜叉把人捉住,叫他头足相就,总之都扭成很不好看的样子。“其形万类”:有千万种类的形像。“不敢久视”:令一般人也都不敢久看。

  “时婆罗门女”:这个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她因为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的缘故,“自然无惧”:心里自然无所恐惧。“有一鬼王”:当时有一个鬼王,是鬼里边的领袖。叫什么名字呢?“名曰无毒”:他的名字就叫无毒。“稽首来迎”,稽首是叩头,向婆罗门女叩头。“白圣女曰”:对婆罗门女就说啦!“善哉菩萨”:说你这个善心的菩萨,“何缘来此”:你是什么缘故来到这个地方呢?

  “时婆罗门女”:当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这是什么地方啊?因为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来的。“无毒答曰”:这个无毒,就答覆婆罗门女,“此是大铁围山”:在这须弥山外边有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这是在铁围山西边的第一重海。“圣女问曰”:圣女又问鬼王说,“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我们常常听说铁围山里边有地狱,“是事实不”:这个事情是真的吗?到底有没有地狱啊?怎么有人不相信地狱呢?“无毒答曰”:无毒就回答圣女说,“实有地狱”:真有地狱,这不是人想像造出来的,的确有地狱啊!

  “圣女问曰”:婆罗门女又问了,“我今云何得到狱所”:她说,我现在为什么到这个地狱来了呢?“无毒答曰”:无毒鬼王又说,“若非威神,即须业力”:有两种原因,就可以来。第一,你要有威神,有神通,有德行,才能到这个地方;第二就是业力,你有罪业,才会堕到这个地狱来。“非此二事,终不能到”:若没威神和业力这两种事情,是不会到地狱来的。“圣女又问”:婆罗门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说这个水是什么原因,热得这么厉害?“多诸罪人”:有这么多的罪人,在热水里头煮。“及以恶兽”:又有这么多的恶兽。

  “无毒答曰”:无毒就对婆罗门女说,“此是阎浮提”:阎浮提译成中文是胜金,因为阎浮檀金树的树叶掉到河里就变成金子。这种金子是最殊胜,最特别的,所以叫胜金。而我们这个世界就叫南阎浮提。“造恶众生”:南阎浮提的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是业,都是造罪业。“新死之者”:这些最近死去的,也就是刚刚死去的人。“经四十九日”:经是经过。四十九日是七个礼拜──七七,四十九天。所以人死后若要做功德帮助他,超度他,须在四十九日以前。因为在四十九日以前,死者的罪业还没有定,你可以随时做功德,使他得到这种利益。要是过了四十九天,罪业就判定了,好像法院判罪似的,判决定罪后,就不能再改变了。那么在四十九日以前,如果能为亡者念经诵咒,就可以超度他,令他得到好处。那么要是过了四十九天,亡者的罪判决了,那么你念经超度他,有没有功德呢?有,但他所得到的功德少,力量小,没有那么大,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所以大家以后作功德,最好在四十九天前。

  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没有人为他继续做功德。“为作功德”:替他做点功德,“救拔苦难”:救拔造恶众生的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在没死以前,他自己也没做过善事,没有种过善因。“当据本业”:所以应该根据他本来所造的罪业。“所感地狱”:所感受的地狱。“自然先渡此海”:自然的就要先到这个大苦海,受他所应得的业报。

  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

  “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在这个海的东边,另外又有一个大海,距离这个海有十万由旬那么远。“其苦倍此”:那个海的苦,又比这个海更厉害。你看人在这个海里头受恶兽、夜叉的追逐,你认为这就是苦了,但你到那个海一看,就知比这个苦还更加倍。“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在那个海的东边,又有一个海。“其苦复倍”:那种苦又比前一个海更多。

  这是什么原因有这种海呢?这是“三业恶因之所招感”:三业就是身业、口业、意业。身有三恶,就是造杀、盗、淫业,杀生、偷盗、邪淫,不守规矩;意有三恶:贪、瞋、痴──贪心、瞋心、痴心;口也有四恶:绮语、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是专说男女不正当的话;妄语是专讲大话、谎话、打妄语;恶口是骂人;两舌是对张三说李四不对,对着李四又说张三不对,互相挑拨是非。一个人说两种话,对甲说乙如何如何,对乙说甲如何如何。一个舌头说两种的话,所以就叫两舌。口有四恶,加上身三恶,意三恶,合起来叫十恶。这十恶又叫三业恶因,这是造恶的种子。

  为什么会有这种恶水的海,有这么多恶兽,这么多的夜叉呢?这都是人造恶因所招感出来的。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所谓咎由自取,罪业是自己造成的。“共号业海”:三海合起来叫做业海,这些地方都是人的业力所造成的。“其处是也”:这个地方就是业海了。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婆罗门女又问无毒鬼王,“地狱何在”:你说有地狱,地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无毒答曰”:鬼王无毒对婆罗门女说,“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在三个海里边,这就是大地狱。

  怎么叫业海呢?业海就是众生的业力所聚集而成的。海是多的意思,不一定是真有海,而是指业力聚集,犹如大海那么样的无边无量,这三种海也可以说是人的身口意三种业所造成的业海。所以无毒对婆罗门女说,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地狱有多少呢?有百千万种那么多。“各各差别”:每一种地狱都不同的,都有特别的设备。也可以说每一个人造每一种业,就有一种地狱。地狱并不是人没有死之前,就先造出个地狱预备着。不是的,地狱是由每一个人的自业所现出,自己造什么罪业,就受什么果报,造种种的恶业,就受种种的恶报。

  好比有一种炮烙地狱,这个“炮烙”是用铜所造,里面是空的,可用火在里面烧。是什么样的人堕落到这种地狱里呢?就是好淫欲的人,好淫欲的人堕落炮烙地狱,因为业力所感现,他看炮烙不是炮烙,而是和人一样的形相。好淫欲的男人见到炮烙,就认为是个美女,所以就上去抱着这个美女,于是被火烧得皮焦肉烂,想要离也离不开了;要是个好淫欲的女人见到炮烙,就变成一个很英俊的男人,甚至于这男人就是她的旧朋友,于是乎认为他乡遇故知,老友相逢,所以也就不顾一切要上去相亲近,一亲近也就被这种欲火烧死了。烧死了,然后地狱有一种巧风,是一种妙法所造成的。这巧风一吹,他又会复活,但是活了后,还是受那种果报,但他就忘了他方才所受的刑罚,而只记得那好处,又重蹈旧辙,所以又在那里受苦果。炮烙地狱是这样,其余还有很多种,都有它的特别处,所以说各各差别。

  “所谓大者”:所谓大地狱,“具有十八”:就有十八大地狱,每一个地狱里又有十八隔,这十八隔就是十八个分别的处所。“次有五百”:其次又有五百地狱。“苦毒无量”:这种苦毒有数不尽那么多。“次有千百”:其次又有千百那么多地狱。“亦无量苦”:这些苦比五百地狱稍微轻些,但也是无量无边的。“圣女又问大鬼王曰”:婆罗门女就问鬼王大哥,请你慈悲指示我,“我母死来未久”:我的母亲死了没有好久,是最近死的。“不知魂神当至何趣”:不知道我母亲的灵魂现在到什么地方去了,请您鬼王大哥做做好事来告诉我。

  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鬼王言毕。合掌而退。

  无毒鬼王听见婆罗门女问她的母亲生到哪一道去了,“何趣”即是生到六道轮回中的哪一道。“鬼王问圣女曰”:于是乎鬼王又问圣女,“菩萨之母”:鬼王看到婆罗门女能到地狱去,一定是因为威德愿力的力量,所以称婆罗门女是菩萨。“在生习何行业”:你的母亲在活着时,她都做什么事情?做什么生意?或所行所做是什么事情呢?

  “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虽然是我的母亲,但我不能掩饰她的过错,她是邪知邪见。邪知邪见是五利使,指身、边、戒、见、邪。身见:总不愿吃亏,总要为自己的身体作打算,譬如吃东西要吃补品,怕自己身体不好,要喂得肥肥胖胖的。身上的肉不怕多,愈多愈好,他认为这是身体健康。一切时、一切处,都为自己的身体作打算──给自己找好地方住、吃好东西、穿好衣服……,一天到晚给这身体打算盘,怎样能对身体好?这是身见,不愿令身体吃亏而受损失。

  边见:所见的都是偏见。人家说抽烟不好,却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以为这是最好的。反说你不懂其中妙处,你若知道妙处,恐怕你也舍不得,他讲得很有道理。边见就是说得很巧妙,辩得天衣无缝,辩得理由很充足,但实际上是个偏见。

  戒见:是邪戒。好像见到信佛的人不吃肉,就说不吃肉有什么不得了?你看那些人连盐都不吃,那才是真本事,若不信,你也试一试,故意这么讥毁三宝。总而言之,你所做的事情,明明是对的,他总要给你找出不对的,找出个毛病来,这就叫吹毛求疵──你说你没有毛病,他把你的毛吹开,说你看你这里还有个病,这就叫吹毛求疵。

  邪见:譬如人都说孝顺父母是对的,他说孝顺他们干什嘛?父母生子女是他们贪一时的快乐,你以为他对你有什么好处!所以不要管父母了,他们老了,死了,活该!早点死最好,免得在世上多一个消费者。他说得长篇大道。你说孝道是好,他说是不对的,那个老的你孝顺他干什么?这才是愚痴,他说你愚痴。这就是邪见,邪知邪见。

  “讥毁三宝”:讥是讥讽,毁是毁谤。看见拜佛的人,说:“看啊!那是信佛的人?信佛的人什么都干!没有看见他哪一样比人家好,他不也是一样吃喝嫖赌,什么都干的吗?信佛有什么好处?”他给信佛的人加上一大堆罪,加得信佛的人满头都是罪孽,简直比十恶五逆都厉害了,这叫讥。毁就是毁谤,不要相信佛,他们都是骗人的,就这样讥毁三宝。他说佛法僧都是假的──佛是泥像、法是纸上写字、僧人也是人嘛!和人有什么不同的?你为什么要信他?你为什么要给他叩头?这是愚痴到极点。他骂了一大顿,骂得那信佛的人,自己心里也怕丑了,所以有一些信佛的人都不敢教人知道。

  礼拜天来听经的老人中有一位,他前几年就要求皈依我,但我始终没有答应。他说什么呢?他说要秘密的皈依,不要教任何人知道。皈依也不是来偷东西,为什么要秘密呢?你要秘密的,但我这没有秘密的皈依,所以我叫他想清楚了再皈依。这真是奇怪!他说什么理由呢?他说他是个天主教徒,天主教里有一些老朋友,如果知道他信佛了,会说他叛教。可是你若不说,是欺骗人,这更是罪人。他说因为他在那里边还要拿一点救济,你看,这个样子怎么能信佛呢?真是可怜!

  “设或暂信”:设,是假设。或,是或者。暂信,是短暂的相信,不是永远的信。所以我们信佛要发愿永远的信佛,不要像婆罗门女的母亲,只是暂信。说我信一个时辰,信一个钟头,过了那个钟头,我就不相信了,这叫暂信。连两个钟头他都不信,只信一个钟头,最多五分钟的热度,过五分钟就凉了,只有五分钟的信心。我们发愿要有永远的信心。

  “旋又不敬”:或者有五分钟时间,他也随着拜佛,皈依三宝,也拜个师父。旋,就是一转身。对着佛,拜佛信佛,转个身就觉得莫名奇妙,就不敬了。“死虽日浅”:我母亲虽然死去不久。“未知生处”:但我不知道她生到什么地方去。“无毒问曰”:因为婆罗门女没有说清楚她母亲姓什么,叫什么,所以鬼王不得不又详细问她。“菩萨之母,姓氏何等”:你母亲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呀?在什么地方住呀?你的地址在什么地方呀?你要说清楚!

  “圣女答曰”:婆罗门女回答鬼王无毒说。“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婆罗门的种族。在印度有四种姓(研究印度话,应该知道印度这四种姓是什么):婆罗门是净裔,刹帝利是王种,吠舍是做生意的商贾。什么叫商贾?商是行商;贾是坐贾,行商坐贾是指做生意的。旃陀罗是最贱的,是屠夫,杀猪宰羊的那类人。在印度,屠夫不可以和一般人一起走,要单独走一边;若碰到贵族,那更不能和贵族同一条路走。他们身上有标帜,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旃陀罗,这是很低贱的行业,所以是最微贱的姓。

  婆罗门女是婆罗门种,是贵族。在印度和英国都讲究阶级观念,到现在印度和英国都还是有阶级观念;但在美国是民主的,大家没有什么阶级观念,都是很平等。而印度不是,高尚的人和低级的人是不能互相讲话的,如果和低层的人讲话,高尚的人会看不起你,说你这人没什么价值,太不值得。这种阶级观念分得很厉害。

  “父号尸罗善现”:我父叫尸罗善现。尸罗本来是戒律,但在这儿是指清凉的意思。“母号悦帝利”:我的母亲名叫悦帝利。这悦帝利也是梵语,在佛经上没有什么正式说法,不过我现在给它加上注解:悦是欢喜,帝是皇帝──皇帝所欢喜的,就是说这个人长得很漂亮,连皇帝都欢喜她,可以这么讲。因为人的名字没有一定的,你愿意怎么讲,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尤其是梵语。所以听过之后,不要看到经文有不懂的地方,就说我不知道。要用你的智慧研究研究!你的智慧一开,喔!原来就是这样,我知道了。合理的,怎么讲都可以的,只要你不骂人,你不把它往坏的说就好,不要死板板的。

  “无毒合掌”:无毒听见婆罗门女这样讲,便合起掌来,表示恭敬。“启菩萨曰”:对婆罗门女说,“愿圣者却返本处”:我愿意菩萨你现在回到你自己所住的地方。“无至忧忆悲恋”:你不要再担心,忧愁想念你的母亲,悲哀的牵挂着她,放不下她。“悦帝利罪女”:悦帝利这个有罪的女人呀!“生天已来。经今三日”:她在三天以前已经生天去了,怎么生天的呢?

  “云承孝顺之子”:听说是因为她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虽然是个女儿,但是在这里表示是个儿子。“为母设供”:因为她把所有的家产都变卖了,来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修福”:来为母亲造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又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里、寺里、斋僧供众,布施即斋僧供众。

  “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不单是菩萨你自己的母亲得脱地狱之苦。“应是无间罪人”:同你母亲一样在地狱里的无间罪人,有无量无边这么多的罪人。“此日悉得受乐”:在这一天统统得到快乐,都离苦得乐了。“俱同生讫”:一起都生到天上去了。“鬼王言毕”:鬼王说完了这话,“合掌而退”:合掌恭敬作礼,退出去了。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寻就是没有好久的时间。本来是寻找,但是在这儿不是当寻找讲,当作没有好久的时间,即须臾间之意。所以说寻如梦归,就好像做了一场梦回来一样。“悟此事已”:回来了,她自己就想:“喔!我到了一个海边,见到无毒大鬼王;接着又见到地狱恶兽,又见到这些罪人。我问我母亲生到什么地方,鬼王他说是生到天上去了。”她知道这一切事情并不是虚妄的,是由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威神帮助她而成就的。

  “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发一种弘誓愿力。弘是弘大,她立下大誓大愿,什么大愿呢?“愿我尽未来劫”:未来劫,什么时候会尽呢?不会有尽的,所以说地藏王菩萨的愿也不会有尽的。“应有罪苦众生”:所有六道有罪业的众生,“广设方便”:我要想尽办法,广设种种的方便。“使令解脱”:令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即是离苦得乐。

  “佛告文殊师利”: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时鬼王无毒者”:当时和婆罗门女问答的无毒鬼王,“当今财首菩萨是”:现在就是这位财首菩萨,他是无毒鬼王所修成的。财首菩萨修行七圣财,七种财宝:一、信,这是修行的一种财宝。二、戒财宝,尤其是在末法时代,传戒受戒都是稀有的事,而出家人一定要受戒,才是完整的出家人。三、多闻财宝。四、舍──布施也是修行的财宝。五、智慧,要有智慧,这也是修行的财宝。六、惭。七、愧。本来惭愧两字是合在一起,但在这里两个字是分开,这都是修行所应有的财宝,因有信、戒、多闻、舍、智慧、惭、愧这七种财宝,所以叫财首菩萨。“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所以我们大家要效法地藏菩萨前身,广行孝道,孝顺父母,救度父母的美德。

  师兄在了解地藏经拼音后,也是能够去很好的体会经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所以师兄是要多多的去了解地藏经,用心的去感悟经文中的含义。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最新文章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顺于...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古诗原文[挑错/...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