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已经一月有余,时报记者重新踏上了这片美丽摄人而又饱受磨难的土地。短短三天的行程里,四川人不屈不挠的抗震精神让人动容,而仍然保持着自己国色天香的四川大地同样令人欣喜,无论是草色青青的峨眉,尊严肃穆的乐山“大佛老爷”,还是岿然不动的千年璀璨水利明珠都江堰,无一不告诉着:震后四川,美丽依旧!
乐山:“大佛老爷”千年无恙
乘着船沿着大渡河而上,很快就到了巨型睡佛跟前。位于乐山城南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巨型睡佛又称“隐型睡佛”,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三山连襟而成,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其心脏部位,即“心中有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这奇观还是1990年广东顺德的老乡潘鸿忠在不经意快门按动中发现的。
游船轻轻转过一个弯,乐山大佛这座在屏幕和图片上见过无数次、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米勒坐佛就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了。乐山人对乐山大佛的尊称是“大佛老爷”,虽然历经了1200多年风雨的洗礼,“大佛老爷”依旧慈祥端庄、雍容肃穆地注视和护佑着脚下他虔诚的子民。
地震影响:除凌云寺等少数建筑有瓦片震落外,乐山大佛、灵宝塔、麻浩崖墓等文物均平安无恙;但同期游客数量比往年下降八成。
震后自救:景区每天都在开放前安排工作人员将所有游客走的栈道及道路都先走一遍,务求让游客游得安心。
峨眉金顶四方十面普贤金像未受损。
峨眉金顶佛殿仿若琼瑶仙境。
峨眉:云山晓雾依旧醉人
峨眉金顶四方十面普贤金像未受损。李白诗云: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虽然已经是六月,峨眉山脚还是寒意阵阵,据说山顶只有10℃,不啻是避暑的仙山佛国。沿山路曲折缓行,两边群山叠翠,谷壑幽深,清泉漱石,长藤依依;乘索道上金顶时,烟雾布满山谷深壑,白云似棉絮一般,经山风乍吹,又像一层薄薄的轻纱笼罩在群峰之间。金顶之上,脚底不时有阵阵轻雾飘过,那被白烟包裹着的金、银、铜三个佛殿更仿若琼瑶仙境。遗憾的是没能看到峨眉的猴子,据说在佛国的陶冶下,这里的猴子也显得和顺、有礼,但峨眉的猴群同样是出没不定。
地震影响:整个景区从金顶十方普贤和华藏寺是一点也没受损,报国寺的瓦片有少许掀落,索道完好无损;但游客人数从最高峰时候的每日6000到9000人,下降至每日不足3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峨眉金顶佛殿仿若琼瑶仙境。震后自救:从即日起到7月10日,景区的门票将从原价的150元下降到100元,同时住宿5折,观光车和温泉等配套设备等都有较大的折扣优惠。
都江堰堰功道景色依旧。
都江堰:千年水利岿然不动
都江堰是离成都最近的一个受灾繁华城市,从成都驱车前往都江堰,不时看到运送物资的车辆穿梭于两个城市之间,进出的车子都要喷洒消毒水。越靠近都江堰市,就看到越多蓝色的救灾帐篷和整齐划一的活动板房无言地矗立着,就连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生平第一次,我们也离地震如此之近。在著名景点南桥旁的景区入口处,挂着“发扬李冰精神,拯救世界遗产,倾力修复景区”的横幅。经历了近2300年历史,都江堰这颗水利史上的璀璨明珠,这次完全经受起了八级地震的考验。可令人惋惜的是,景区内的古建筑群损毁相当严重。为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几乎已不存在,四处都是残砖断瓦,建筑群内的多个大殿坍塌;后殿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以及庭院中各种名贵花木和参天古木,现在都只能在记忆里回味了。
都江堰堰功道景色依旧。地震影响:都江堰千年的水利工程受损不重,只是鱼嘴部位出现裂缝。但古建筑群损毁严重,二王庙片区山体滑坡,秦堰楼下沉,戏楼、厢房、五十二级梯步、三官殿、观澜亭、疏江亭等建筑和围墙全部垮塌。伏龙观所有古建筑屋脊、屋瓦全部损坏,鱼嘴裂缝,木结构断裂,已成危房。
震后自救:从6月14日文化遗产日起,都江堰景区将免费开放3个月,以表达都江堰市63万市民对参与抗震救灾人们的感恩之情。
来源 南方网旅游频道